脱贫县的故事 听农民史会英讲“五群”脱贫经

陕西日报 2019-06-18 08:30 大字

本报记者武丹

6月14日,扶风县天度镇齐横村,55岁的史会英照常来到村头的西红柿大棚忙活。

即使已经到了西红柿的最后售卖期,史会英还是会认真地打尖、掐心、掰腋芽。“这是国家支持咱脱贫的好项目。一想到要通过大棚产业奔小康,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史会英坦言,她是被贫困拖怕了。

1992年,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女儿瘫在了床上。从那时起,史会英一家就陷入贫困。为贴补家用,她在外漂泊、打工12年。2016年,精准识别贫困户时,经全村村民一致评议,史会英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是大棚产业这个项目落地我们村,给我跟大家带来了脱贫希望。”史会英擦了擦脸上的汗,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村一直有大棚,但之前没有发展成这么集中连片的产业”,史会英说,“这都是村上推行‘五群’工作法后才实现的。”

“‘五群’工作法?是什么?好在哪?”见记者抛出一连串问题,史会英面带微笑,不急不缓地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我时常参加一些政策宣讲活动。结合村上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和在杨凌务工学到的技术,我想自己种大棚。没想到,跟好朋友赵会侠一说,她跟我想到一块儿了。”

于是,以史会英和赵会侠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村上提发展大棚产业的建议。村民的诉求得到了村委会和驻村干部的重视。经村、镇、县三级考察,最终,发展大棚设施蔬菜产业的项目在齐横村落地。

“2018年年底,83个大棚建起来了。我眼看着西红柿、西瓜、香瓜苗子进了棚,眼看着村里一天一天变了样……”史会英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建大棚时遇上连阴雨,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我最高兴的是,经过2018年年底全村人一致评选,我家被评为脱贫户,摘了穷帽子。更让我骄傲的是,凭着在外务工的经验,我还成了村里的技术员,能带着大家伙一块儿脱贫……”

听群众说家底、说需求;向群众讲政策、讲技术;带着群众干产业、拔穷根;请群众评选脱贫户、评价扶贫效果;让群众共享脱贫红利、共享村级建设……这,就是史会英讲的“五群”工作法。她的脱贫故事,正是扶风县推进“五群”工作法促脱贫的生动事例。

据了解,“五群”工作法促脱贫模式已覆盖扶风县,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五群”工作法,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得以增强。截至目前,扶风县苹果种植面积已扩展至24万亩,设施蔬菜、元宝枫等产业均已增长至万亩以上。扶风县发展引进了猕猴桃、花卉苗木、食用菌等多种产业,实现贫困户产业覆盖率95.7%。(相关报道见6版)

新闻推荐

陕西省三地跻身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本报讯(李卫)近日,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和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2018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揭晓中国县...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