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 国宝唐碑背后的历史与传说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包括碑刻在内的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在现存的众多唐碑中,麟游九成宫醴泉铭碑、乾县乾陵无字碑与扶风杨珣碑并称为“陕西唐碑三甲”。然而,与前两者闻名九州、蜚声海外不同,杨珣碑虽贵为国宝,但知道的人不多,见过的人更少,千百年间,其一直孤独地矗立在荒郊野外。据了解,杨珣碑曾有碑亭,但因年久失修而坍塌;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为防止倾塌,将杨珣碑向北迁移了30余米;2012年,又为杨珣碑建造了碑亭和院子,让千年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存。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杨珣碑所在的扶风县法门镇永安村,探寻这通国宝唐碑背后的历史与传说。
杨珣是何许人也?
要了解杨珣,还得从我们更熟悉的一个人——杨玉环说起。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病逝,玄宗对此非常伤心,整日郁郁寡欢。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却没人能代替武惠妃的地位。就在此时,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时年18岁的杨玉环被召入宫中。见到娇艳欲滴的杨玉环,玄宗龙颜大悦,一扫失去武惠妃的阴霾,感慨地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杨玉环通音律、善歌舞,惹得玄宗情迷意乱、魂牵梦绕,后来发生在华清宫里的故事就不必赘述了。
由于杨玉环备受恩宠,她的家人亲戚皆被召入宫中,并获赐官位。《旧唐书》记载,杨玉环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她早已过世的父亲杨玄琰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她的远房兄长杨钊,原是个放荡无行、嗜酒好赌的市井无赖,也因善于计算赌账而被接连授予高官要职,成为朝廷重臣。唐天宝十一载(752年),宰相李林甫病逝,玄宗派命杨钊为右相兼文部尚书。此时的杨钊已经有了一个新名字——杨国忠。
而永安村玄宗御书唐碑的主人杨珣,就是唐天宝年间权倾朝野的宰相杨国忠之父。杨珣并不是什么显赫人物,生前只做过地方小官,没有什么突出成绩或贡献,病故于唐开元五年(717年)。但也许是出于对杨玉环的宠爱,也许是出于对杨国忠的器重,唐天宝十二载(753年),玄宗追封杨珣为武部尚书、郑国公,并为他御书立碑。在碑文中,玄宗称赞杨珣“纯孝足以合礼,移忠足以和义,体仁足以长人,贞固足以干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知道了背后的缘由,我们就明白,这些溢美之词不过是玄宗给杨玉环和杨国忠的面子而已。
国宝为何在荒野?
玄宗的面子确实了得,资料显示,杨珣碑为螭首圭额,方座,通高6.67米,其中额高2.13米、碑高3.18米,碑宽2.19米、碑厚0.65米。碑额“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个篆体字为太子李亨所书,碑文由玄宗以八分体(隶体)御书,共有26行,每行57字,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
较之麟游九成宫醴泉铭碑和乾县乾陵无字碑两通唐碑,前者为李世民所立,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魏征的“居高思坠,持满戒溢”成为千古诤言,欧阳询的书体更被誉为“楷法之极则”;后者为武则天所立,通高7.53米,碑宽2.1米,碑厚1.49米,重约98.8吨,兼具雄浑与精美,“不著一字”也让后世产生无限遐想。与其相比,由玄宗御书的杨珣碑无论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毫不逊色。
虽然由于自然漫漶和人为凿损,碑文千余字中约三分之一已无法辨认,但从残存的碑文中依然可以看出,时年68岁的玄宗书法遒劲而又不失洒脱,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也印证了《旧唐书》对李隆基“善八分书(隶体)”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杨珣碑是陕西最大的有字碑,其规格仅次于乾陵无字碑。正因为此,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又确定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样一通国宝唐碑,为何矗立于荒野之中呢?扶风县原文物旅游局退休干部马林怀介绍,杨珣碑是路碑,矗立的地方是长安通往西域的官道。可以想象,大唐盛世,官道上商贾往来、车马穿梭,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都曾从杨珣碑前走过。玄宗将杨珣碑立于官道边,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杨氏其人其事,继而看到自己选贤任能的政治智慧。遗憾的是,由于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由盛转衰,长安再也不复当年繁华景象,熙来攘往的官道随之冷寂落寞,这通国宝唐碑便孤零零地矗立于荒野,直至今日。
此碑咋会在扶风?
在杨珣碑西南的树丛中,还立有一通较小的石碑,上刻“唐武部尚书杨公珣墓”。杨珣碑的碑额“弘农先贤积庆之碑”指明杨珣为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士。根据杨珣碑碑文记载,杨珣与夫人张氏合葬于“岐阳之安平山南原”,也就是杨珣碑以北七八公里的野河山上。那么,这通立于杨珣碑旁的小碑上为何刻有“唐武部尚书杨公珣墓”呢?
仔细查看便知究竟。这通小碑的立碑时间是“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立碑之人是“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御史陕西巡抚毕沅”。原来,毕沅是清乾隆年间的大学者,任陕西巡抚期间,遍访各处名胜古迹,自然也没有错过杨珣碑。然而,一向聪明的毕沅却在杨珣碑上犯了糊涂,误将此碑以为墓碑,遂在其旁立一小碑,上刻“唐武部尚书杨本报讯公珣墓”。
永安村村委会主任刘宝华介绍,杨珣碑所在的地方原名为石碑村,镇村合并后成为永安村的一个自然村,而石碑村的名称就来自杨珣碑。相传,玄宗为杨珣立碑后,派专人在此驻扎看守,经年累月,这里的人越聚越多,逐渐形成村落,大家根据杨珣碑取名石碑村。
在石碑村,流传着许多关于杨珣碑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唐天宝十二载(753年)的一个晚上,石碑村方圆十几里人家的骡马全都不翼而飞,第二天天亮后,丢失的骡马又全部回来了,只是四肢颤抖、大汗淋漓,人们发现,村西南官道边立起了一通两丈有余的大石碑。大家猜测,这通忽然出现在村里的大石碑,就是那些骡马在一夜之间运来的。
石碑村今年73岁的村民王克义还补充了他听过的故事。传说制作杨珣碑的石材是从富平运过来的,由于道阻且长,只能等到冬天冰封大地的时候,用一根根滚木承载着石材行进,从富平运到扶风,前后用了好几年时间。
如今,杨珣碑虽然有了碑亭和院子的保护,公众却因大门终日紧锁而无缘与杨珣碑见面。相较于周原遗址、扶风城隍庙等扶风县国保单位,公众关于杨珣碑了解甚少。在博客、贴吧,不少网友特别是宝鸡地区的网友,都对杨珣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期待,未来能走近杨珣碑,一睹玄宗御书的风采。
首届丝路朗诵大赛宝鸡赛区开赛
诵读展才艺,诗文咏华夏。4月10日,“首届丝路朗诵大赛”宝鸡赛区启动仪式在市广电传媒大厦火热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朗诵艺术爱好者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
“首届丝路朗诵大赛”宝鸡赛区赛事由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市文联和市职工文联、市青年文联等联合主办。以“丝路的起点、诗歌的故乡”为主题的“首届丝路朗诵大赛”旨在推进全民阅读、传播丝路文化,给广大朗诵艺术爱好者和青少年搭建展示朗诵才艺和风采的平台。宝鸡赛区的比赛自4月10日启动到6月10日结束,在两个月时间里,将公开举办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数十场,决赛获奖的优秀选手将晋级省总决赛。启动仪式现场,电台主持人和宝文理学子等登台朗诵,展演预热。
本报记者周勇军
新闻推荐
4月4日,西安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一、未央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来省违规公车私用问题。2014...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