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宝鸡 | 如何保护传承凤翔泥塑?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0-10-10 08:59 大字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迎来3万多名游客,凤翔泥塑不仅引来宝鸡本地的游客,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凤翔泥塑作品销售可观。凤翔泥塑有怎样的历史渊源?怎样更好地保护传承凤翔泥塑?国庆节前,我国数位非物质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凤翔县六营村,举行了凤翔泥塑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研讨会。专家学者在赞赏凤翔泥塑艺术魅力的同时,围绕凤翔泥塑的历史、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宝贵建议,助力凤翔泥塑的发展。

凤翔泥塑源起何时?

一个个威风凛凛、形象可爱的“泥耍活”,一笔笔浪漫传神的纹饰,一项项传统手作的工艺,让人不禁对凤翔泥塑的渊源产生了好奇。

有一种说法认为,凤翔泥塑起源于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军队中的第六营士兵屯扎在此,其中有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士兵,他们有制陶手艺,和土为泥捏出泥物件。后来,士兵转为地方居民,他们利用当地特有的黏性强的板板土,制作出有民俗文化风味的凤翔泥塑。

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凤翔泥塑植根于先秦文化沃土。上世纪70年代,赵丛苍骑着自行车在凤翔跑了几年,看到一大批凤翔泥塑,直觉告诉他,凤翔泥塑的历史更久远。于是,他考察了景德镇与泥塑相关的工艺,发现两者并无联系,翻阅文献,也没有朱元璋屯兵此地的记载。赵丛苍深思之后,提出凤翔泥塑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说法。后来,陇县发现一秦人墓葬,出土了陶牛、陶虎等文物,牛的抽象造型和老虎身上的斑纹,引起赵丛苍注意,坚定了凤翔泥塑植根先秦文化沃土的观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凤翔泥塑究竟起源于何时存在争议,他认为凤翔泥塑有可能产生于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战国中期,瓦当出现之前,跟泥塑相关的文化元素还未闪现出来,战国中期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一批文物随之出现,比如在雍城发现了虎头虎脸等,甚至发现了人俑,与凤翔泥塑有相似性;第二个是魏晋时期,也出现了虎脸,表达对权力的崇尚;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到五代这一时期,出现了社火脸谱,有遮面的木面、泥塑面等物件。田亚岐认为要确定凤翔泥塑的历史年代,还需寻找更多证据,梳理各种相关文献,尤其要注重考古材料的印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明从事了40多年泥塑制作,他认为,凤翔泥塑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孕育的过程。凤翔泥老虎的面部构造和表情,不是那种萌态、媚态的美,而是一种很狞厉的美,跟青铜器上饕餮的狞厉是一样的,鲜明地继承了夏商周以来的青铜纹饰特点。凤翔泥塑还具备汉唐遗韵,延续了汉唐时期镇墓兽雄壮威武的造型特点,比如汉代卧牛与凤翔泥塑卧牛造型、装饰相似。凤翔泥老虎的耳朵很大很夸张,为什么?胡新明发现这个大耳朵在历史上也有对应的物件,战国时期文物金虎就是大耳朵,非常相似。

虽然,凤翔泥塑起源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答案,但都在指明它与宝鸡深厚历史文化的联系。

保护原味儿不能丢

9月底,六营村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泥塑艺人和泥塑精品,有广东潮安县大吴泥塑、河南浚县泥塑、江苏惠山泥塑、天津泥塑等,各地泥塑作品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凤翔泥塑堪称翘楚,引来近千人围观。凤翔泥塑正因为保持了浓烈的本真味儿,受到了群众、学者的一致喜爱。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凤翔泥塑的这种本真原味呢?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高晋民说:“坚持传承与创新是凤翔泥塑发展的方向,但这个创新必须要来自凤翔泥塑的传统母体。”他建议凤翔泥塑要守住传统,一些老样子很美,古色古香,味道很足。他认为,如今杂艺品对传统泥塑的冲击很大,有些地方的泥塑村受杂艺品、舶来品冲击,特色消失,六营村可纯粹做泥塑,做单纯才能强大。近些年凤翔泥塑在新样子方面有很多创新,但还要做好传统老样子的收集和传承,比如过去的卧牛、小青蛙等形象现在已看不到。多年前,高晋民曾在老艺人家里看到两个泥面具,一个猴头一个虎头,眼部有挖空的洞,如今再也没见过,像这样可赏可玩的老样子,可将其复活。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修建桥小时候就接触了父亲收藏的凤翔泥塑,2017年,他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任务,来到六营村泥塑老艺人胡深家里,对其作品进行抢救性保护,见到了一批封神演义主题的泥塑作品,非常美。修建桥认为,凤翔泥塑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急需建立一个凤翔泥塑陈列馆,把身边能搜集到的模具、老样子、图谱等实物,尽早收集、保存、展示起来,这对凤翔泥塑的延续发展作用很大。

陕西省艺术馆研究馆员李红军也认为建立凤翔泥塑陈列馆很有必要,比如关中民俗博物馆就是一种很理想的保护方法。李红军曾参与过很多非遗项目的保护,他从其他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路子来看,老艺人在不断离世,老艺人后代或徒弟传承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原味渐失,这告诉我们非遗保护要趁早。凤翔泥塑资源很丰厚,尽早收集整理,可有效保护它的原貌。

传承好技术核心——纹饰

对于泥塑艺人来说,凤翔泥塑传承工作的核心是什么?胡新明说:“凤翔泥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文化在于纹饰。”目前虽然有几百人在做凤翔泥塑,但对纹饰大都一知半解,没有完整地传承下来。为此,胡新明收集了凤翔泥塑上百个纹饰,他认为传承凤翔泥塑,离不开对纹饰的传承。

为什么凤翔泥塑传承的核心是纹饰呢?胡新明说,凤翔泥塑在做的时候,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模具、同样的工具、同样的颜色,只有绘制不一样。两个不同的艺人,在同样的造型上,画出来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别。在胡新明印象中,村里老艺人们以前画的泥塑神奇浪漫到了极致。胡新明展现了凤翔泥塑身上的云纹、蝌蚪纹、锯齿纹、兰草纹、艾草纹、鸟纹、蝶纹等多种纹饰,这些纹饰的画法、所用部位等都有讲究。过去的老艺人能大胆熟练地使用云纹、蝌蚪纹等多种纹饰,现在泥塑艺人仅会使用艾草纹、蝶纹等较少纹饰。胡新明感慨:“凤翔泥塑纹饰的传承是凤翔泥塑文化传承的核心部分,泥塑艺人手艺的高低也在于纹饰的运用。”

除过在技艺方面的学习、传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武站认为,凤翔泥塑可以和学校开展活动,请民间艺人给学生讲凤翔泥塑的历史、种类以及承载的美好情感,激发年轻人对凤翔泥塑的兴趣;再者,创新也是一种传承,凤翔泥塑可以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创作一些新的题材,不定期请高校相关专业老师来给艺人们讲讲课,相互交流。另外,村里可以通过拍微视频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凤翔泥塑,让更多人知晓凤翔泥塑的美。(宝鸡日报记者 张琼)

新闻推荐

看中国,来宝鸡

在2020中国最具性价比旅游城市中,陕西宝鸡排行第一!它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呢?看过下面3分钟视频,你就明白这座古城到底多么迷...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