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消暑有妙招

甘肃工人报 2020-07-14 08:18 大字

上官云

进入炎炎夏日,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常让人们心生“畏惧”,古人们也一样面临着类似问题。那个时候的防晒神器和避暑纳凉的方法,都有哪些?

对古人而言,比较常用的防晒装备之一是帽子。《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妇人施冪离以蔽身,到唐永徽始用帷帽,用薄纱掩至颈,谓之浅露。”

帷帽原本是胡装,开始名字叫冪离。据考证,这种帽子四周有一宽檐,下有垂丝或薄绢可以遮挡面部。早先垂丝的长度比较长,到隋唐时期改短了,就叫“浅露”。另外,《续通典》中也提到有“遮阳帽”,即古代的笠,唐代也称席帽。

防晒之余,古人们在夏天很注意饮食调养。

过去有冷饮供人们在夏天消暑。北宋英宗时期,民间用果子汁调和各种奶汁加冰块制成冷饮,冰可以直接充当饮料。《清明上河图》中,还出现了类似冷饮店的招牌。

现在人们爱吃凉面,过去也有类似的夏日食品。清人所著的《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面是也”,吃起来清凉爽口。

相传,大文豪苏东坡还贡献过一道夏季美食“东坡凉粉”。当时,他是凤翔府签书判官,有一年夏天很热,苏东坡叫人拿滨豆(也叫小扁豆)磨成粉,熬成糊状厚盛入石头器皿,待彻底冷却切成条状,配上盐醋辣椒等调料,别有风味。

“凿池秋待月,种竹夏遮阳。”这也是古人纳凉办法中的一种:在院子里栽种竹子、芭蕉等植物,环境清幽兼具遮阳效果。实在没有条件的话,搭凉棚也可以,有钱有雅兴的人家还会举办热闹的“避暑会”。

实际上,在中国,古人们使用的夏季衣料多为一些天然纤维。像丝、棉、麻等,透气舒适,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许多平民穿葛布衣物来度夏。有钱人家奢侈一些,喜欢穿纱衣、丝绸。

出行的话,除了前文讲到的油纸伞、凉帽之外,还有头巾、斗笠等防晒神器。日常纳凉,还可以摇摇扇子,素有“凉友”雅称的扇子还是一种艺术品,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就很流行。

总而言之,种种用于避暑纳凉的方式、物品,乃至饮食,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闻推荐

凤翔县:发展特色产业 让扶贫更精准

阳光讯(记者芮扬通讯员张宁娟王华)7月6日一大早,凤翔县陈村镇蔡阳山村三组的陈小红在妻子景勤侠的帮助下,把牛圈里的牛粪清理...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