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办博物馆“破茧”之路

三秦都市报 2019-12-16 01:16 大字

龙窝酒文化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近年来,陕西涌现出了不少民办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陕西独特的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也丰富了公众的知识视野。然而在现实中,民办博物馆的生存运行却大都处在尴尬的境地。近日,由西安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文博专家张礼智撰写的《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发展观察记》正式出版。本报记者专访该书作者,讲述20年来陕西民办博物馆发展历程中鲜为人知的艰难历程。

源头:吴振中和他的三泰自然博物馆

谈及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阶段,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在《民办博物馆是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一文写到:“改革开放以来,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自发创立阶段,第二阶段是从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的批准设立阶段,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末至今的登记管理阶段”。这种从管理角度进行的划分,准确地概括了民办博物馆法律地位的演变。陕西民办博物馆大体也经过了类似的演化过程。

记者:您37年来一直从事着博物馆工作,担任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也已经整整16个年头。一个国有博物馆的馆长怎么会对民办博物馆如此关注?

张礼智: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这就是我关注的原因。民办博物馆实际上充满艰辛。最初的尝试者,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他们凭借的就只有爱好、热情,不看好、不被人理解,甚至还有的被视为文物贩子。

记者:您关注和见证了陕西民办博物馆20年间走过的全部历程,自发创立阶段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张礼智:民办博物馆的创立是由民办博物馆的实践者们“找”出来的。1997年的一个下午,年近花甲的吴振中敲响了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办公室的门,他的目的很明确——“想办一个博物馆。”在当时,个人兴办博物馆还是个新事物,只有北京批了几座个人博物馆,而陕西并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出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西安市文物局经过认真研究,最终批准。于是,吴振中的愿望实现了,“三泰自然博物馆”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1998年9月9日,设有秦岭山区的野生动物、古生物等14个展室,共上千件标本的三泰自然博物馆在西安市丰登南路租用的一栋楼房里开馆了。开办这个博物馆花去了他多年积攒的200多万元的积蓄。但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对青年人是有益的,这钱花得很值!然而,博物馆仅存在一年多的时间就不得不关闭了。这是陕西民办博物馆最初的实践。

困惑: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记者:民办博物馆经历了自发创立、批准设立和登记管理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陕西的民办博物馆已经多达100余座。那么,在民办博物馆的发展中存在哪些难题?

张礼智:民办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陕西独特的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也丰富了公众的知识视野。然而在现实中,民办博物馆的生存运行却大都遭遇政策和资金的瓶颈。1999年8月8日,凤翔县南指挥村村民集资建设的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开创了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途径。但是,很快就遇到了生存危机:由于旅游市场还不成熟,博物馆建成之后服务设施难以配套,观众日渐减少,博物馆入不敷出。更尴尬的是,体制不顺更加重了博物馆的困难。2006年3月,宝鸡市决定对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进行改制,组建宝鸡市先秦陵园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隶属市文物局领导。媒体以《苦撑六年,首个民办博物馆将“转正”》为题报道了此事,题目不无诙谐,但多少有些苦涩。

记者:2002年建成的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曾经红极一时,一开始就是免费向观众开放的。这比2008年全国综合性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早6年。

张礼智: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在1300平方米展览大厅内,陈列着两万余件中外钱币。数年之内,金泉系列钱币博物馆分别在北京、上海、厦门和西安开馆。一时间“金泉现象”让人刮目相看。然而好景不长,金泉钱币用于古币收购和博物馆的资金达3亿元,大规模兴建博物馆和无节制的扩张,使西安金泉钱币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陷入了难以逃脱的从资金窘迫到资金链断裂,再到资不抵债,最后倒闭的宿命。

身陷困境的不止秦公一号大墓遗址博物馆和金泉钱币博物馆……

抉择:“博物馆+企业”的探索

记者:看来,运营经费是一把高悬于民办博物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在您看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张礼智:如今,“互联网+”理念和实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在梳理陕西民办博物馆的历史时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已早早存在于民办博物馆的实践中,只是没有专门的称呼而已。如今借用“互联网+”形式,我依样画葫芦姑且称之为“博物馆+企业”,或“企业+博物馆”模式。

记者:您是说博物馆和企业联姻是解决经费的一个办法,有哪些成功的例子?

张礼智:当然有。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有个龙窝村,这里的传统酿酒技艺源远流长。2002年,在龙窝酿酒作坊基础之上建立了龙窝酒文化博物馆。既是酒厂又是博物馆,是龙窝酒文化博物馆的最大特征。馆内设龙窝酒史馆、龙窝酒文化泥塑馆、龙窝酒烧坊、龙窝酒库展馆。由富陶产业集团投资兴建的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已收藏展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陶艺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一万余件(组),不仅成为国际国内最大、收藏作品最多、档次最高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而且也逐渐成为了世界了解陕西、了解富平,富平走向世界的窗口。2018年5月8日,位于雁塔区朱雀大街南段城市立方中心5楼M3电影城堡内的西安市新梦想影业博物馆建成开馆……这种以“博物馆+企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如富平中国柿博物馆、潼关酱菜博物馆等,可以预料的是,以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博物馆会越来越多。因为这种方式是共赢的方式,其能量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希望:将国家补贴民办博物馆运营经费写入法律

记者:在很多人眼里,开办民办博物馆是件“挣大钱”的事情,但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陕西民办博物馆多数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张礼智:挣钱,几乎是个笑话,因为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全世界博物馆同行的职业操守,而博物馆不可能营利也是全世界博物馆同行的共识。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国有博物馆,能挣钱的也是凤毛麟角。像故宫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其说是博物馆在挣钱,不如说是旅游景点在吸引人。更多的国有博物馆虽然也有可观的门票收入,但若认真计算一下文物藏品资源、土地、人员工资以及业务建设等国家成本,则盈利者寥寥。更何况博物馆低门票和免费开放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对民办博物馆来说,维持尚捉襟见肘,盈利更是天方夜谭。

记者:既然很难盈利,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投身民办博物馆建设?

张礼智:用“情怀”一词来描述民办博物馆举办者的动机是外界的评价,民办博物馆举办者自己用的词是一个极朴素的词“喜欢”。在民办博物馆举办者的队伍中,有因为打小一次偶然与博物馆邂逅而产生萦绕一生的举办博物馆夙愿的人,也有因为地摊上一次漫不经心驻足而结缘毕生的收藏家;有倾心于革命记忆的红色收藏家,也有醉心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有痴迷人文精神的守护者,也有热爱大自然的赞美者。不论从哪个角度讲,他们都当得起“情怀”这个词。

记者: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张礼智:尽管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支持民办博物馆事业的重要性,也切实有支持的实际行动,但是只要理念(理论)和制度(法律)层面的问题没有解决,仅有的一点财政补助,随时都会断流。我认为从更高层面,也就是从国家层面,应该明确将国家补贴民办博物馆运营经费写入法律,以解除各级职能部门、相关部门以及官员们的后顾之忧,并使民办博物馆发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陕西来看,有的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西安市在“博物馆之城”时,每年拿出一定经费用于补助民办和行业博物馆的运行。2012年第一次考核时,参加考核的民办博物馆24家,补助资金1000万元(包括对行业博物馆的补助)。2018年,参加考核的民办博物馆达46家,临时展览122个,还新增了文创产品开发考核,此项参加的项目达80个品类,但考核补助经费依然是1000万元。原先看上去很美的一项措施,已呈杯水车薪之态。可见,国家财政补助民办博物馆的运营经费还仅仅呈现局部状态,特别是这种补助还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距离法律层面还有很大距离。民办博物馆运营获得国家财政补助,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履职工作重在一个“实”字 宝鸡市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记事

□实习记者孙高菊在实践中创新履职方式,在履职中彰显实干本色。40年来,宝鸡市人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