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宝鸡作家采风凤翔六营村

阳光报 2019-08-28 21:13 大字

阳光讯(记者 芮扬 张伟)8月25日,由宝鸡市作家协会、中共凤翔县城关镇委员会、凤翔县文联、凤翔县作协主办的“千年六营村泥塑绘古今”采风活动在凤翔县六营村举行。来自全市的50多位作家齐聚凤翔亲身体验六营村文化,观赏和宣传六营村泥塑艺术,探讨六营村历史。

凤翔县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位于凤翔县城东南的六营村泥塑制作历史悠久,诞生了多位全国著名的泥塑大师,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全村有80%的村民从事泥塑工艺品制作,年销售泥塑产品50多万件,远销海外。

记者了解到,六营村自古就有制作泥塑的传统,它是用当地特有的黑油板板土、白色封洗土、上等好棉花、糯米等六种天然材料配制而成,里面是空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泥塑是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改革开放初期,凤翔泥塑也有过发展的旺盛期,但也惨遭过失败,直到经历了一系列工艺、造型和包装上的创新改革以后,重新走上了正轨。

近年来,凤翔泥塑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泥塑种类达二百多种。泥塑马、泥塑羊还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2002年马年和2003年羊年生肖邮票主图案在全国发行,泥塑坐虎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17年凤翔泥塑“凤尾鸡”还登上央视春晚,闪耀全国。六营村在古代是军事屯兵的地方,士兵多为江西籍,他们把故乡的泥塑技艺带到了这里,随着时光流逝,战争远去,唯独泥塑技艺流传到了今天。

陈仓区作协副主席魏娜告诉记者:“来到这里感觉泥塑很民族很艺术,很多手工艺者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来,就是一笔很巨大的财富,我们更应该拿起手里的笔,去挖掘、去赞美、去宣传泥塑的美。”

新闻推荐

整治宝石加工作坊

8月22日,在长洲区石仁冲西二巷,执法人员正在切断宝石加工作坊的用电。当天上午,长洲区组织10多个部门,出动500多人对石仁冲34...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