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从凤翔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福锁(右)在田间给农户指导种植技术□鲁永利
陕西省凤翔县横水镇有一个背靠北山,南望平原的小村庄叫吕村,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科学家张福锁就是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村庄走出去的。
一
吕村是陕西凤翔县北山脚下的贫困村,世世代代人们辛勤劳作不得温饱,跳出“农门”是当年村里年轻人的最大梦想。可是张福锁的少年时代正是文革时期,无论干啥都讲成分,张福锁家成分大,招工、招干、当兵、上学,都没有他家的份。1978年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年7月他参加高考,10月进入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学习。读完大学,他到北京读研,后来又去德国攻读博士。从此,他将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作为一生的主题,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张福锁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等职。在植物根际营养理论、农田和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等。在《科学》、《自然》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60余部。
经过10年努力,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建立了121个“科技小院”,涵盖45种作物产业,示范面积上千万亩,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为脱贫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张福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张福锁和他的“科技小院”科技扶农团队经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后,其知名度更是名闻天下。
二
张福锁的成才之路和他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他的少年时代,正是“文革”中“读书无用论”泛滥的时候。他父亲是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对子女的学习格外重视,父亲认为读书可以明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那个时候没有书读,父亲给他订了《红旗》杂志叫他读,叫他写心得体会和笔记。还叫他读《赤脚医生手册》,每天晚上出题,第二天作出书面回答。为此,他抄写了好几本笔记,不仅练了字,还学了不少医学知识。这些,为他后来的高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的考试时间是7月20日至22日。考场在县城,张福锁第一次来到离家近20公里的凤翔县城,住在同学父亲单位的宿舍。哥哥张锁劳也参加了高考,所不同的是锁劳在横水镇第二中学当民办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带队老师又是高考学生。考试完毕回到家里,兄弟俩对完题后,哥哥激动地从炕上跳下来,说:“咱们俩说不准都能考得上。”后来,高考结果出来了,如哥哥预料,兄弟俩都考上了!锁劳考了322分,被录取到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福锁考了329分,是横水中学第一名,被录取到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全家人欣喜不已,那天晚上,一家人都高兴得没睡着。但到了第二天,琢磨了一晚上的父亲却说,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只能供养弟弟一个去上大学。哥哥不甘心,就把他们学校的梁校长请到家里来做父亲的工作。梁校长跟父亲掏心掏肺地说了一晚上话,家里终于同意哥哥也去上大学。
1978年10月15日入学报到,这是张福锁走出家乡吕村的日子。天下着大雨,张福锁背着行李从家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到横水街乘坐汽车。从横水到岐山县城后,又倒车到蔡家坡火车站换乘火车。经过一天的辗转颠簸,到达学校所在地杨陵。在火车站,学校派来一辆大卡车迎接新生。到学校后,眼观耳闻的一切,使张福锁感到很新鲜,对他都有超强的吸引力。
三
张福锁院士的家乡和过去相比,如今已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村里重视教育,热爱学习的风气愈加浓厚。张福锁院士兄弟姐妹5人中,有4个通过考学圆了人生梦。
笔者前不久曾到这个养育了院士的村庄作了一次走访。当时正值三夏大忙,该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小麦已收获完毕。村里安静祥和,老人们坐在树下纳凉聊天玩牌,全然没有过去那种龙口夺食的紧张气氛。整个村子绿树掩映,郁郁葱葱。村民的房子多是二层或一层半砖混结构,张福锁院士家的房子和其他户并无二致。张福锁的父亲活了92岁,前年去世,母亲现在县城生活。张福锁是从凤翔这块土地走出去的农业科学家,提起他,家乡人很是荣耀。
新闻推荐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在火遍全网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大理寺评事元载利用了身边所有可以利用的人用尽心思向上爬的...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