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宝鸡地方组织建立的时代背景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其南可扼巴蜀、北可锁甘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进入近代,富有斗争精神的宝鸡人民,屡屡起事,奋起抗争,先后组织了火烧凤翔盐局、张化龙聚众起义、凤翔人民武装起义等,成立了陕西靖国军,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但是,宝鸡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的奋斗和牺牲,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中国迫切地需要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其新思想传到宝鸡地区后,尊孔孟、教五经的私塾门庭冷落,纷纷倒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新学堂不断出现。在回乡学生的宣传和鼓动下,进步教师积极呼吁,各县纷纷成立民间社团组织“天足会”,派人下乡宣传,提倡女子放足,摈弃裹足的封建陋习。男学生佩戴“不与缠足女子结婚”的布条,上街演讲。一些进步女学生还挑着裹脚布,到处宣讲裹足对女性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男子剪辫,女子放足,新风气开始在宝鸡地区流行。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渴望独立、自由、解放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给在苦闷中探求中国出路的人们以巨大鼓舞。这期间,以关注陕西民生为主题的《励进》《秦钟》《共进》等刊物传入宝鸡地区,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宝鸡传播。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等鲜活的思想,为各县县立小学的进步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中国青年》《向导》等期刊在进步师生中传阅。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宝鸡地区一些青年学生离开家乡,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省会西安及三原等地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在外地求学的宝鸡籍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加入了党团组织。1924年,张仲实在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渭北特支书记。1925年,赵伯经、李琦、曹永丰、张云锦在省立第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赵伯经、李琦、曹永丰转为中共党员,李特生在渭北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魏勤轩从省立第三师范转入西安中山学院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刘耀庭在省立第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王又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底,权珍卿从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回到家乡,在扶风县立第一高小任教。他同从省立第三师范辞职回县任教的张和鸣一起,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经常以时政为题,向学生讲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控诉剥削阶级对贫苦农民的压榨,疾呼中国要改变“一盘散沙”的状况,必须“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共同致力于国民革命。课后,他们把《中国青年》《向导》《共进》等报刊送给学生传阅,同学生共说新思想,座谈新文化,启发学生的革命觉悟。权珍卿还多次邀请社会上的进步人士来学校演讲、作报告,向学生灌输新思想。1927年3月,王又维回到家乡扶风,将带回的大量进步书刊送给青年学生和农民群众阅读,为马克思主义在扶风的传播提供了丰富教材。
1926年春,北洋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三原,省立第三师范被迫停课,学生返乡。三原党团组织嘱托李琦、曹永丰和张云锦返回家乡岐山,尽快建立党的组织。6月,三人回乡后,被县立第一高小聘为教师。他们利用当教师的有利条件,义务给周公庙职业学校、县立第一高小的学生讲授《社会发展史》《国民革命》等课程,引导学生阅读革命书刊,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员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向青年学生和教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讲解阶级学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宝鸡地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宝鸡地方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宁不久前,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董云翔等21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当地群众反映强...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