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区文化探微 行走太白
四月四日,太白山景区天圆地方景点一角。本报记者孙超摄
本报记者孙超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唐朝诗人祖咏对太白山的描写,也许诗人未曾亲自登上太白山,但寥寥数笔,已足以让后世的无数游人魂牵梦绕,继而心向往之了。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4日,记者随同“寻根祭祖游陕西”港澳台旅行团走进太白山景区,领略自然山水之美,一同追寻这片土地上曾经留下的文化印记。
冰与火的邂逅
“昨天泡了山脚的温泉,今天又在山顶看到了雪,感觉非常棒!”4月4日,在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观景台,面对周遭被冰雪包围的世界,首次登上太白山的香港旅行商沈碧琪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太白山,作为秦岭的主峰,海拔高达3771.2米,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内陆最高峰。从海拔620米的山门到3771.2米的山巅,3000多米的落差使“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成为可能。对此,当代诗人刘郁深有体会:“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
仿佛还带着头一天晚上泡温泉过后的热气,4月4日一大早,旅行团成员们便兴致勃勃地乘坐68号游览车朝着景区进发。经过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沿着盘山公路上行不久,便听到有“哗哗”水声传入耳际。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在道路的左前方,一条宛若白练的流水从高耸的山峰飞泻而下。经导游提示可知,这夹在群峰中略显突兀的山峰便是莲花峰,莲花峰上的流水便为著名的莲花峰瀑布。
在莲花峰瀑布停留不久,乘车再上行一公里,便来到了泼墨山。只见高耸的石壁上,有一排排“墨迹”向下垂落。相传此处为唐朝大诗人李白到此游历时,为太白山的险峻奇秀吸引,诗兴大发,但一时之间想不到应景的诗句,趁着酒意,将笔砚抛向群山,便留下了这千古未干的“墨痕”。走到“墨痕”近处,似乎还能闻到那淡淡的墨香。
离开泼墨山后,旅行团一行又乘车来到红桦坪停车点,前往“天下索道”,乘坐索道前往海拔3511米的天圆地方。随着索道慢慢上升,山峰仿佛披上了一层冬袄。经过10分钟,在被抬升了1280米后,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位于索道出口的右前方,山高势险,怪石嶙峋。站在峰顶,天离得很近,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从峰顶向下俯瞰,群山则淹没于茫茫的云雾之中。真有“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之感。
文人墨客笔下的太白山水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慕名前来太白山,被这里的如画风光和独特景致吸引,美景在目,心有感触,或登高赋诗,或览胜著文,或观景作画,为太白山留下了大量佳作。
李白一生“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作为秦岭之冠的太白山,自然得到他的倾心。李白在途经秦岭蜀道时,面对雄伟峻峭的太白山,就曾发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感叹;后来李白还多次游历太白山,写下了多首诗篇。在泼墨山的崖壁上,至今还刻着李白在醉卧中吟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画面。
“诗圣”杜甫游过太白山后,曾写下了“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的名句;贾岛与太白山僧道多有往来,他的《送僧归太白山》一诗写出了太白山气候的寒冷、多变。
唐朝以降,太白山受到了更多人关注。苏轼在凤翔为官期间,曾多次游览太白山,以热情豪放的笔触,创作了众多诗文,“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等诗句至今传唱。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诗人李柏弃家携眷隐居于太白山大雪崖岩洞,躬耕山田,著书立说,创作出大量讴歌太白山的诗文,后人辑录成书为《太白山人槲叶集》。
太白山为世人提供了精神的归宿,世人便通过诗文赋予太白山以灵气。
新闻推荐
“世运际玄黄,策杖出凤翔。崎岖陈仓道,春深岭头霜……”1931年春,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17师师长孙蔚如,率领部队从凤翔经宝...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