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龙凤庵遗址
重修山门游亭碑记
条石垒砌的地下室或通道
并立的两方乾隆碑
大门碑额书“龙凤庵”三个大字
□杨迪忠文/摄
一个阴雨连绵后的晴朗之日,我约当地熟悉情况的胡老师和胡村长,及几位访古爱好者,吃罢早点就直奔龙凤庵。
据清代乾隆和道光年间两部《兴安县志》载:龙凤庵,在县东十里观音山上,以庵前二山形似龙凤得名。原名凤翔庵。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建,碑碣犹存。明嘉靖甲寅僧海通重建,有记。万历中里人胡可大读书于此,后令南海归,为修其庵,遂改今名。
龙凤庵历史十分悠久,距今达2150余年。
古县志对龙凤庵的建立年代有十分明确的记录,而且说“碑碣犹存”。据胡老师先前介绍说,山上庵堂遗迹还在,不少古碑还在。那么,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什么年代的古碑呢?碑上记录了什么历史故事和人物?我们都热切期待着一探究竟!
狭窄的上山小路蜿蜒曲折,我们在灌木丛里和荆棘中穿行。胡老师带着柴刀在前面开路,我们跟着走在后面,腰痛了,腿胀了,衣服挂破了,额头和手上挂花了。好不容易,我们登上了山头,来到了龙凤庵下。
山头有一片平地,草木莽莽,荆棘丛生。我们首先看见的古迹,就在这里。这是四五座相连的古墓,皆用青条石垒砌,比较矮小,正面石碑上刻着“墓坟”二字。胡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斋婆墓”,就是长期在龙凤庵里面吃斋的老妇人的坟墓。我们查看,拍照,然后前行。在这段路上,我们不时发现一些古条石、柱础等。
龙凤庵就在此山峰上。我们在胡老师带领下,选择了一个地方,先眺望了龙凤庵。山峰上的一堵巨大的石墙,就是龙凤庵遗址。在胡老师带领下,我们寻着在草丛中隐约可见的古道,登上了峰顶。
龙凤庵的文化遗存,悠久而独特,丰富而全面。现存有占地约300平方米的庵堂遗址,数十米长的青条石垒砌的庵基;还有较好的墙垣一板,残垣一道,皆石头和泥砌筑。还有石砌廊道,大门台阶等。庵内庵外有地下室或暗道,进出口为石拱门,皆用条石垒砌而成。上下庵堂的古山道犹存,从山下一直延伸至庵堂,皆依托山势而建,石块或石板铺砌,一些台阶保存完好,牢固而平稳。现存乾隆十七年以后至光绪年间古碑16方、摩崖2方。在绝壁顶部,有摩崖“甘露山”清晰可见,不见书题落款。最让我们惊喜的是10多方古碑,大多可以看清文字,给我们许多历史信息。据乾隆十八年《观音山上龙凤庵解香斋协增建碑序志》等碑载:龙凤庵,古名凤翔庵。自宋、元、明、清历代多有修建,传说有禅师僧悟真常见观音现身端坐峰顶,故名观音山。明代嘉靖举人、南海知县胡可大归而修葺此庵,改名龙凤庵。兴安天气炎热,此“通南北道路”,而到龙凤庵的“朝拜者盈盈济济”,故宜大修路道和凉亭,以利香客和憩旅。“修亘古今崎岖之路,立亿万年不朽之亭”。路亭修好后,“气象万千”。因题曰“登临舒畅”。当年兴安县知县、儒学等县官都捐了款。
在庵堂里面,有两只“钱炉”,其中一个记录了光绪十七年宝庆府邵阳县信士夏万易敬贡献钱炉的情况。说明龙凤庵名扬湖南,影响广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喜林通讯员马丽萍)3月26日,春风拂面,阳光灿烂,陕西凤翔县横水河灌溉管理处组织20多名志愿者,前往白荻沟...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