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我的潇洒由我不由天

来宾日报 2019-03-27 10:56 大字

苏轼画像。

我喜欢苏轼,始于才华,陷于才华,忠于才华。

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喜欢称之东坡,我固执地认为“苏仙”更贴切,“仙风道骨”才是他身上最高贵的标签。

从小饱读诗书,受父亲苏洵影响颇深的苏轼出名很早。“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20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长途跋涉人困马死驴乏终至汴京,参加科举考试,兄弟二人皆荣登皇榜。苏轼更是考取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据说当年主考官“文坛盟主”欧阳修阅苏卷时本想打“第一”,但他认为这么优秀的答卷应该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为,担心别人说自己有失公允,于是给了“第二”。卷名拆开后,才知是苏轼的答卷,欧阳修激动地对同是考官的好友梅尧臣叹道:“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让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果然,苏轼不负师恩厚望,不出几年便坐上文坛头把“交椅”,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四大天王”。一时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大家沉浸在苏词的海洋如痴如醉,“苏粉”遍天下。据说北宋有位学者叫章无弼,因迷恋苏诗而冷落了娇妻,娇妻生气,给他出了道选择题:“我与苏诗,二选一。”章无弼毅然把娇妻休了,甘做铁杆“苏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也是苏轼为一铁杆女粉丝而作。惠州一女孩,16岁还不肯嫁人,天天深夜跑到窗下偷看苏轼吟诗,当推窗寻找时,姑娘已翻墙而去。在苏轼离开惠州后,那女孩竟郁郁而亡,葬在沙洲之畔。后来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幽愤地写下著名的《卜算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苏轼很早就明白,人生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和坚持。于是,他一直玩命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他“固执”地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了“乌台诗案”不可避免地上演。从天堂掉到地狱,生活向苏轼暴露出了狰狞的一面,被贬之路一发不可收拾。苏轼一生入仕40年,却被贬33年。他不是在被贬的地方,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从黄州到惠州,一直被贬到不能再贬的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个33年,这几乎囊括了他一生最美的青春和最深沉的梦想。若在别人,估计早已意气消存,或逃离或妥协。但苏轼说“不!”,并且无比坚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很燃的一首词。不,应该是最燃的一首。他将所有的旷达乐观抒之字里行间,被贬又如何?颠沛流离又如何?缺衣少食又如何?但我不缺诗意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纵使生活给他打成一个死结,他也会把它系成一朵花。“我的潇洒由我不由天”的气势把艰难的日子过得活泼豪迈,他用自己的生命完美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诗词读得太少了。”我深以为然,但我还认为“诗词”应改为“苏词”。因为,不管是面对人生的叩问和前途的迷茫,还是关于人性的弱点,苏诗苏词都会给你答案,而且充满力量。当你觉得活得很苦很累时,苏轼告诉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你悲叹自己出身不好,要钱没有钱要颜没颜要关系没关系时,苏轼告诉你:“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失恋了失业了,感觉生活失意得不行的时候,苏轼会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安慰你。没事,你就是自己的天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你觉得自己老了,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的时候,苏轼会告诉你:“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说,人生没有晚的开始,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都是最适合奋斗的一天。当你读书读到迷茫,看不到前方时,苏轼会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劝我们珍惜时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所有读过的书吃过的苦都会成就你将来的甜。当你终日为钱奔波,因羡慕别人的豪宅豪车豪华大餐而郁郁寡欢时,苏轼会告诉你:“人间有味是清欢。”当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寡淡太无趣时,苏轼也给你指了一条路:“诗酒趁年华。”“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是真男神,他又像一个局外人,一个站在历史长河里的智者,仿佛了解我们所有的思想,他希望我们像他一样快意人生,活得通透明亮,爽爽快快,潇潇洒洒。

诚然,如果你只知道苏轼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那就太片面了。做官才是苏轼的主业。苏轼的人品、官品在历史上有口皆碑。王国维曾赞叹:“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子瞻即苏轼。苏轼25岁进官场,最高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最低时,在海南任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职务。即使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即使被贬,苏轼始终怀爱民之心,专注于为民办实事。他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流放杭州,他疏西湖、修苏堤,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苏轼对西湖的爱之深。流放徐州,他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引洪入黄。流放密州,他捕蝗抗灾、收养弃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就是《密州出猎》里一位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的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市长”。流放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流放儋州,他办学堂,做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

如今,苏轼所任职过的地方,都留下东坡井、东坡路、东坡桥、东坡书院等,苏轼把满腔心血献给老百姓。最令人称道的是,苏轼一生清廉自持。被贬至黄州,即使一度过着“向人乞米何曾得”的日子,他也不乱花政府一分钱。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了一片撂荒的坡地,取名“东坡”。“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带领全家老小在东坡开展大生产运动,自给自足。“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何等高尚的道德品格。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轼,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苏东坡最为精妙的概括。是的,苏轼感情真挚、重情重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他做梦都在挂念亡妻王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感情很深,多首诗词提到兄弟手足情,这首中秋夜想念弟弟而作的《水调歌头》成为千古名词。“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醉酒的苏轼率真性情跃然纸上。当然,苏轼还有幽默风趣诙谐天真的一面,令他在生活的夹缝中活出摇曳多姿。“净洗铛,少著水………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这首《猪肉颂》可是制作“东坡肉”的秘笈。我曾在西湖边的“楼外楼”吃过据说是最正宗的东坡肉,那口感、那滋味,至今想起还直咽口水。苏轼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流放海南,没有好吃的东西,他就开发了牡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在惠州,条件艰苦,他却活出了逍遥。苏轼一生还发明了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60种“东坡”系列名菜,让他夺得“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吃货”的美誉。苏轼爱喝酒,还会酿酒。他一生酿过米酒、黄豆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万家春酒、罗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种酒品,还撰写了《东坡酒经》。苏轼幽默风趣,还会各式调侃,最著名的当属《戏赠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出口成诗,把词人张先“老牛吃嫩草”写得清新脱俗,苏轼也算古今第一人了。

手捧苏诗苏词,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苏轼的人生世界。有时感觉不是在读诗,而是跨时空与苏轼在对话,甚至在读庄严、伟大、多情、旷达的中国。我经常在想,如果上天愿意让我与别人换一天的人生,这个人,一定是苏轼,能感受他的人生,应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韦慧兰

新闻推荐

“活出职业农民的新样子!”

□新华社记者张伯达雷肖霄利落的短发,干净的妆容,高跟的短靴。无论如何你也不会将她同一位经管着4000多头猪的“猪倌”联系...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