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该如何为人师?
教师也遇到职业困惑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刘新民,凤翔县一位老教师。在讲台上站了三十五个年头,然而他却说:“当了一辈子老师,我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一线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慨——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为何教师们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变了,青年教师尹菲菲说:“现在的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有时候老师批评的言语重了,一些学生不光不接受,有的甚至会做出离家出走等偏激行为。这让教师很矛盾:管教学生,害怕哪句话说不好刺激了学生;不管教,自己的良心又过意不去。”
家长变了,这是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校长崔婷的深切感受。她说,以前家长把学生送进学校就不管了。如今,不少家长不仅要挑学校,而且要费尽心思地挑班主任、挑任课教师,甚至要挑座位。现在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所谓的好学校,有的家长甚至会换房子。
教育变了。从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冯贻秋说,以前教师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便可站稳讲台。如今,老师要想站稳讲台,不仅要做得了PPT、用得了多媒体,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玩得转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教育内容变了”“教育评价方式变了”……不少教师还没从变化中回过神,就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全民都是“教育家”,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儿经”,不少教师直呼,真是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
教师为何越来越难当
如今,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新时代,学生、家长、教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师为何越来越难当呢?
家庭结构变化是原因之一。宝鸡石油中学语文教师王成说,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知识大爆炸让孩子们获取了海量知识,变得聪明、早熟;万千宠爱让孩子们获得了过多的关爱,自我意识变得更强,但受挫能力却变差了。这使得不少孩子,表面看着成熟,但心智却相反,一旦遇到问题后无力解决,就容易走向极端。
时代变迁是最主要的原因,宝鸡一中副校长邓向龙说,机械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网络则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变革带来的冲击比前两次更猛烈、更彻底。以教育领域为例,对家长来说,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新名词让他们更加焦躁。因为,他们不知道该采取哪种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对一线教师来说,“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翻转课堂、在线课程、微课慕课等新名词,不仅让他们目不暇接,更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本领恐慌。
不改初心教到老学到老
在新时代,一个个新变化、新名词让不少教师迷失在了教育丛林中。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新时代的教师该如何为人师呢?
找回自己的初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个教育人的初心。王成说,直面变化万千的教育环境,每一个教育人不妨回归这八个字,寻找自己的教育初心。他说,万变不离其宗,教育环境再复杂,教育形式再变化,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没有变。因此,他认为一线教师与其在教学新理念、新方式中徘徊,不如重拾初心,围绕教育本质做文章。
邓向龙说:“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方法和工具。而且,教育如今的问题是技术层面走得太快。”为此,他建议教师从研究学生和教学做起,研究学生的新变化,因材施教,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创新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研究学科本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冯贻秋说,在教育圈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业务能力很强,对待学生也很上心,却不受学生待见。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没有与时俱进,以至于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落了伍。为此,她建议一线教师必须有这样一个意识——教到老、学到老,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新闻推荐
日前,在凤翔县城东大街,一辆防尘车正在喷雾防尘。今年,该县在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加大对城区道路扬尘的重点防治,实行机械化...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