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新风貌 大红灯笼高高挂

陕西日报 2019-02-19 07:54 大字

在凤翔县城关镇东大街灯笼市场,史先生用竹竿挑着六盏莲花灯,准备送给年前出嫁的外甥女。

汉中市兴汉新区举行的“兴汉胜境新春灯会”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在宝鸡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王堆强和爱人刘拉巧制作金瓜灯笼。

在西安贝斯特综合市场门前,郭晴斌制作的手工灯笼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本报记者赵晨文/图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灯笼是中国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祝愿喜庆吉祥、表达美好愿景的一种寄托。相传,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于正月十五在皇宫设坛祭祀天帝太一神,彻夜点灯照明,引得民间纷纷效仿。盛唐时期花灯更是大放异彩,官民都很重视灯节,民间有张灯结彩、观灯出游的习俗。及至宋代,影灯、水灯等多种灯笼样式涌现。明代早期,人们为灯节设立了灯市,灯市后来发展为百货交易市场。

春节前后,记者走访了榆林、汉中、宝鸡、西安。所到之处,火红的灯笼将喜庆的年味儿带到三秦大地,带进千家万户。

2月12日,夜幕降临在绥德县崔家湾镇崔家湾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着窗花对联,把这个窑洞组成的陕北村落打扮得光彩夺目。村民刘成刚踩着凳子,点亮了窑洞前的灯笼。与现在大多数家庭使用的圆形灯笼不同,刘成刚还保留了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方形灯笼。这种灯笼的骨架用木棍组成,四周糊上白纸,再贴上几个不同样式的窗花,透出别样的喜庆。

在陕北,人们在春节期间通过观灯、赏灯、转灯等灯俗活动,表达着他们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认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月14日,在汉中市兴汉新区举行的“兴汉胜境新春灯会”上,百余组花灯将兴汉胜境装点成一片精彩绚烂的花灯海洋。家住汉台区的陈燕颇有感触地说:“小时候过年很热闹,家里的老人会做灯笼给孩子玩。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都已经远离我们了,只有到这种大型的灯会现场,才能找到一些儿时的感觉。”

进入冬季,原本是农村人一年中最悠闲自在的时光,然而对于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有灯笼制作手艺的村民来说,却是最繁忙的时节。

王堆强是三岔村制作灯笼大户之一。他家每年平均制作的灯笼不少于3万盏。说起灯笼的话题,王堆强似乎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行内话:“以前,老一辈人做灯笼要用红、黄、绿3样颜色的纸。染3种色,费时费事。现在不同了,灯笼纸就购买现成的大红纸,非常方便。”

2月16日,记者来到西安市曲江新区雁翔路三兆村。三兆村制作灯笼历史悠久,制作水平高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每逢新春佳节,村里几乎家家都在制作灯笼。年过花甲的村民郭晴斌几十年来一直在制作传统造型的灯笼。“这灯笼是我自己做的,竹子是从陕南买来的,50多道工序全部是靠手工完成的。光是糊纸和绸子的糨糊,就用了整整1袋面。”郭晴斌用沙哑的嗓音向顾客介绍着,“今年我做了6000多个灯笼,现在已经卖完了.不管是送人还是自己挂在家里,图的就是原汁原味,要的就是红红火火。”

新闻推荐

手扎兔子灯笼40年 凤翔一农民期盼有人传承家族技艺

何义和老伴在销售兔子灯笼本报讯元宵节将至,在凤翔县东湖北门,以往难得一见的兔子灯笼,眼下又出现在市场上。老艺人何义...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