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祝愿来年幸福圆满

宝鸡日报 2019-02-12 11:11 大字

 关于过年,西府有句老话:“过了腊八,心里花花。”这个“花花”如何理解?据老家在凤翔县南指挥镇太尉村的毋永成解释,“花花”并非孩子们要过年心里乐开花的意思,而是老一辈西府农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一种内心忐忑的感受:在物质条件不丰裕的年代,过年,意味着农人们即将支出一大笔开销和进行一系列忙碌。

祭灶是西府年俗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也叫小年,西府主妇们忙活着祭灶事宜,把贴在灶房锅台上方墙上的“灶王爷”画像揭下来,到了除夕换上新像,然后供奉干粮飨祭。所谓“干粮”,即用新粮蒸的小馍,馍上点上梅花状的花型,俗称“扎花”。此用意有二:一是向“灶王爷”表明,过去一年这一家人丰衣足食,干得还不错;二是托付“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总之是寄托了农人们的美好希望。现在的祭灶,已经成了西府春节前的一个文化符号。

毋永成说,他们那里为过年做准备实际上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外面的人开始陆续返乡,从腊八到小年祭灶这段时间开始采购年货。伴随而来的,镇上也有了集市,这样一边采办年货,一边收拾庭院。比如从地里弄点细土糊糊山墙及炕上的烟缝等。

“我们那里是在腊月二十三正式祭灶。”老家在岐山县蔡家坡镇书房沟的作家李巨怀说,和西府其他地方一样,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书房沟一带的年气、年景开始的时候。到大年三十这日,清早家族人要上祖坟,把老祖先“请回家”看看,然后贴春联、贴门神、贴土地爷、贴灶神、挂灯笼。正月初一这天清晨,要将第一碗香喷喷、热乎乎的臊子面的汤,首先泼在祖先牌位前,表示对先人的纪念。此后,家人才能享用。

新闻推荐

耍社火 看演出 猜灯谜 宝鸡市春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讯1月30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宝鸡市猪年春节“文化菜单”已出炉,广大市民可以在多个活动地点看演出、逛展览...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