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巧手制作红灯笼 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灯笼能手侧记

西北信息报 2018-12-18 09:29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程有强

每年冬季,按理说是农村人一年当中最悠闲自在的时光。但在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却是有制作花灯手艺的农户最繁忙的季节。他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时间节点,赶制一茬传统手工灯笼,一来打发冬闲,二来增加收入。

三岔村制作灯笼的历史相当悠久,大概有上百年。主要“品种”有火罐灯笼(也有叫金瓜灯的)、白菜灯笼和碌碡灯笼。因西府人自古以来就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笼及坟地挂灯笼的风俗习惯,使得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了下来。

12月12日,记者来到凤翔县彪角镇三岔村,恰好碰上九组村民王明周和妻子李小侠在家里制作灯笼。老王算不上灯笼大户,但也年年在做,从没间断过。他平时外出务工,进入冬季,工地上活干不成了,就回家做灯笼。今年比较特殊,9月份妻子摔伤了腿,住了几个月医院,所以今年没有外出打工。老王介绍说,制作灯笼这个活儿很灵活,说放立即就能放下。如果手头没有太紧的活,就能弄。“做灯笼大小工序十来道,活不是太重,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有能干的活,就像我,腿脚不方便,坐在热炕上干活绝对没问题。”坐在炕上合灯笼瓜瓜的李小侠打开话匣子。

另一户制作灯笼能手张红林,是低保户家庭。全家5口人,其母年事已高,照看着长期患病的大孙子。另一个小孩正上小学。张红林夫妇平时就在村里的私人企业打工,冬季赶制一波灯笼,增加家庭收入。张红林坦言,“冬季做灯笼确实苦,可辛苦挣得钱踏实,苦中有甜,心情舒畅!我家每年光做灯笼一项就能收入二、三万元,能给家里办不少正经事儿。”

十组村民王堆强算得上制作灯笼的大户。他家年平均制作的灯笼都不少于三万个。谈起做灯笼,四十多岁的王堆强似乎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以前,老辈人做灯笼一味遵循老观念,制作老套,要买红、黄、绿三样颜色的纸,染三种色,费时费事,成本大,效益低。现在不同了,灯笼纸就购买现成的大红纸,拥褶之前在红纸上套印黄色福、禄、寿字样或花鸟草虫、龙凤呈祥等图案,增加欣赏品味。另外,我们还对拥褶、花色套币、底板钻眼等工序进行更科学、更快捷的改进。因为每年预订要货的回头客较多,技术不革新就不能适应客户的需求。”

刘拉巧是嫁到本村的媳妇,也是制作灯笼的一把好手。她兴奋地说:“做灯笼、卖灯笼,本来平平常常个事,没想到竟做着做着成网红了。”刘拉巧边说边把近年来省、市、县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及慕名而来的访问者拍摄或制作的相关灯笼的照片和视频拿出来“晒”。最让她兴奋的是,去年法国客人来她家做客的事,还被拍成专题片,一度在网上热传。也许是扩大宣传起了作用,刘拉巧家做得灯笼销售特别快,每年到了11月份,就开始有订货的找上门来,或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前预定。

三岔村村委会主任周仕强告诉记者,三岔村素有“灯笼村”的美誉。好多村民小组几乎家家在做,出现了男女齐上阵,老幼皆动手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加之机制灯笼对市场的冲击,致使越来越多的巧将能手纷纷退出手工制作灯笼的行列,另谋他业。目前,还在坚持做灯笼的村民主要集中在九组、十组和十一组。王堆强说,要算经济账,凭制作灯笼挣钱确实有点划不来,工序多而耗时长,咋也比不上出外打工的效益。之所以坚持下来,一是回头客每年订货,有稳定的收入。二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把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手艺轻易丢掉。三岔村党支部书记陈风军表示,三岔村的灯笼制作,传承百年,历史悠久,承载了亲情的传递,凝聚了一辈又一辈三岔人的心血和智慧,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见证了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的喜悦。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承这一传统手艺而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盛开在乡村教育的最美花朵 记凤翔县尹家务学校张金妮

张金妮(左二)在和同学们交流三尺讲台的工作是平凡的,而她却用20年如一日的坚守、热爱和辛勤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收获了桃...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