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陕西开创发展新格局

三秦都市报 2018-12-12 02:48 大字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西安国际港务区码头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外国学生参观大唐西市博物馆本报记者 王晓峰 摄大唐西市印度风情文化 本报记者 沈继军 摄2000多年前,张骞从这里出发凿空西域开辟古丝路,造就了汉唐盛世。如今,伴随着“一带一路”,陕西再一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借助新平台,新时代的陕西追赶超越有了更有力的抓手,正在开创新时代的发展新格局。

开放加强交流促进文化融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历史上的长安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喜迎各国商旅,汇集各类文化,实现了商贸、文化、旅游的大繁荣。如今丝路精神再次复兴,“五通”举措加快推进。陕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进丝路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一带一路”上的民心相通。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的2014年秋天,陕西积极推出全新的丝路文化品牌,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人文交流平台应运而生。在这些文化节日举办期间,文化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长安诗歌周、丝路电影展演等活动异彩纷呈。

陕西不只是在“主场”积极弘扬丝路文化,还加快推动地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四年来,传统文化品牌项目“国风·秦韵”远赴德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演出交流,主题为“从长安到罗马”的大型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在欧洲六国好评如潮,“开放的中国·迈向世界的陕西”全球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兵马俑、凤翔泥塑等陕西元素在阿斯塔纳世博会上闪耀……一场场演出、一次次活动,就如同文化的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一带一路”上民心相通的河流。

合作对外开放发展“三个经济”

2017年,陕西奋力追赶超越,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2018年,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区位,陕西的优势正在一一变现。陕西正在通过创新汇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资源高效流动中,筹集发展新动能。

2017年,陕西自贸试验区内的陕西JRWN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公司签订认购与合作协议,以发行股票的形式增资并购。这个资金募集过程因为在海外完成,故意义重大。在陕西,这样的创新案例还有很多。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正在见证陕西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的深入推进。在“三个经济”领域,诸多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让陕西开放型经济建设活力倍增。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陕西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陕粤港澳合作周、首届世界西商大会等活动成果丰硕。全年招商引资79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分别增长26.9%和17.6%,进出口总额增长37.4%,其中出口增长58.8%,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西部第一位。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表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三个经济”,是对陕西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具体支撑和落实。

201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蓝图,将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促进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如今,陕西正通过内外双向开放,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发展区域协调借力“城市群”

站在汉中兴汉新区中央大街上,南侧是西成高铁汉中站,向北望去便是宏伟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建筑群。2017年西成高铁开通,让人流、物流以及资金流加速集聚,兴汉新区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借助高铁更紧密地联通起来,身处其间的汉中尽享枢纽经济的红利。

201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强关中、优陕北、兴陕南思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陕西三大区域不断加快产业和区域分工协作,弹奏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交响曲。

在关中,各市将借“一带一路”机遇加快创新协同和开放发展。在陕北,能化产业正成为当地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有力抓手。在陕南,城市群经济正为陕南三市赋予快速发展的新动能……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借力城市群加快开放发展。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将进一步明确定位、发挥优势、各展其长、协调发展,助推全省追赶超越。

创新贸区建设积累“陕西经验”

制度创新是陕西自贸试验区一大亮点。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作为自贸试验区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的服务体系创新卓有成效,有力推动了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

与此同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推开。融合陕西省“通丝路”、出口水果电子监管及质量追溯系统两个特色应用服务功能的标准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创新推出“货站前移”“舱单归并”等24项监管服务措施,使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服务。

陕西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红利释放,推动了陕西营商环境的极大改善,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一大批境内外企业落户陕西自贸试验区。截至2018年1月12日,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9766户(其中外资企业116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3212.04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8.35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262家。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推进落实复制已有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以及军民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为国家进行制度创新试验的进程中,也为同处西北的省区带来开放发展的机遇。

2017年12月13日,《西北地区商务部门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平台推动西部大开发实现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提出充分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载体和平台,加强各省区在产业合作、贸易便利化、投资促进、金融创新、促进科技人员交流等方面合作互动,共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本报记者谢斌张维

(图据本报资料库)

新闻推荐

陕西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祭祀遗址

据新华社西安12月8日电(记者都红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在陕西省陈仓区发现了战...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