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故土 咏陈仓

西安日报 2018-07-26 05:14 大字

□王蓬

车轮飞驰,汽笛长鸣,八百里秦川景物一一退后。渐渐的,原尽山围,前面便是西秦重镇,历史文化名城陈仓,也是今日陕西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新兴工业城市宝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是人们都熟知的历史典故,说的是秦末刘邦项羽联手推翻暴秦,又互相争夺天下的故事。当初,项羽军事实力远胜刘邦,刘邦被赶出关中到汉中为王。刘邦韬光养晦,烧毁栈道,借以麻痹项羽,表示他将永居汉中,不再与项羽争夺天下。其实却筑坛拜将,起用良将韩信,并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声东击西,一举夺取关中,五载遂平天下。刘邦当了皇帝,陈仓也由此扬名中外。

其实,在此之前就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宝鸡。宝鸡南屏秦岭,北邻塬坡,渭水横贯其间,依山襟水,是古人类生息的理想环境。远古时期,姜、姬、赢三氏族先后生息繁衍于此。史传神农炎帝姜姓部落就是在宝鸡地区起家壮大,与轩辕黄帝部落联盟融和,形成华夏民族的先祖炎黄部落。我们常自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宝鸡委实堪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呢!

不仅如此,宝鸡还诞生了两支最早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部族。周族以宝鸡的周塬为家乡,创建了长达八百年之久的周朝;秦人则以宝鸡渭塬为故土,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王朝。秦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秦与周均是黄帝后裔。秦灵公于公元前422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寺,祭祀黄帝;建下寺,祭祀炎帝。秦人素以华夏族自居,奉炎帝和黄帝为其始祖。近年在宝鸡凤翔一带发掘的秦景公大墓也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其中一个编磬上铭文“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帝颛顼号高阳,是黄帝的孙子,与《史记》的记载一致。

相传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最初的领地在陕西省西部,即宝鸡一带。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奖励军功,编制户口,犯罪要实行连坐之法,平民奴隶可从凭借战功改变命运,这就极大地调动起最底层、也是最广大人群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派大将司马错灭掉巴蜀,秦太守李冰筑都江堰,使巴蜀成为水旱从人,连年丰收的天府之国。从此秦国拥有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沃土两个钱粮基地,实力大增,成为战国末期一个咄咄逼人的大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不停止的征战,终于到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灭齐国,统一中国。秦王嬴政称皇帝,为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秦朝,素有“汉承秦制”之说。

宝鸡的周人故里也因多次出土国宝级的青铜器而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近年就有多起震惊文物考古界的传奇发现。

1975年董家村一位农民挖红薯窖时,一镢头挖下只听叮咚之声,再刨竟挖出精美青铜器三十七件;仅隔一年,一位农民修屋取土又无意中发现窖藏青铜器一百六十三件;再是农民耕作、修渠、筑路都不时有青铜器发现;还有一件被定为国宝级的大方鼎竟是位农民犁地归来,懒得扛犁,让牛拖着在机耕道上挂带出来的。这类传奇事件在周塬一带因常见而不稀罕。

宝鸡青铜器不仅种类齐全,造型精美,且多有铭文。一个铜鼎有铭文28字,反映西周的土地转让制度;一件卫鼎有铭文207字反映大臣有功受赏;一个墙盘铭文长达284字,追述文、武、成、康诸王事迹;再是在考古古文字界享有盛誉的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田盘皆出自宝鸡周塬。这些带着铭文的青铜器由于为当时实物,镂于青铜,无法更改,堪称信史。因可以起到“补史之厥、详史之略,参史之错,继史之无”的作用而堪称国之瑰宝。在京展出期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法国前总统蓬皮杜都亲往参观,赞不绝口。

宝鸡市出土青铜器以毛公鼎、散氏盘最为出名,关键是围绕毛公鼎、散氏盘发生过一系列一波三折、堪称惊心动魄的故事。毛公鼎是西周晚期所铸的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因鼎内铭文系毛公向周宣王献策而得名。此鼎无论造型,铭文内容,还是书法均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一出土便备受国内外文物、考古、学术界关注。

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耕作时发现挖出,有古董商人闻讯而来,以白银三百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以私藏国宝被逮下狱,鼎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将鼎深藏密室。陈介祺病故后,鼎被后人卖出,为时任两江总督端方所得。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端方被派去镇压,与川督赵尔丰一起,先后被革命军所杀,成为辛亥革命丧命的清廷级别最高的官员。

之后,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鼎典押给天津华俄道盛银行。得力于当时国人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落入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大收藏家叶恭绰手中,应该说物归至当,国人皆可安心,岂料,日后又迂一番大曲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曾为政府要员,名声显赫,为避不测,潜去香港,但毛公鼎笨重无法带走,只得藏于上海寓所。上海沦陷后,日本久慕毛公鼎大名,利用汉奸多方寻查,幸亏当年叶恭绰采用假名购得毛公鼎,让日本人一时无法查知。不幸的是有汉奸提供信息,日本军方还是找上门来,此时,毛公鼎被其侄子叶公超保管,叶恭绰还嘱咐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恼羞成怒的日本军方为得毛公鼎扣押了叶公超,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才被释放,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在经历了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还差点丧命的大变故后,1946年叶家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迁至台北,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另外一件宝鸡出土的散氏盘也极传奇。此盘高20厘米,口径近55厘米,盘底直径达40厘米,重20多公斤。盘内所铸的铭文19行,共357字,记载夨国侵略散国的田邑,后来议和,夨国割田地赔偿散国,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之下,双方订立契约。契约内容铸刻铭文于盘内,成为宗邦重器。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西周时期的夨国和散国均在宝鸡境内,散氏盘于清康熙年间于宝鸡凤翔出土,曾被多人收藏。嘉庆十四年(1809年),嘉庆皇帝50岁寿辰,湖南巡抚阿林保得到散氏盘,敬献给皇上做寿礼。经由内务府著名金石学家阮元制作铭文拓片,鉴定为西周时期物品,收藏于内务府库房。嘉庆皇上也赏给阿林保两江总督的高位。但嘉庆不像其父乾隆那样酷爱字画和古玩。散氏盘入贡内府,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久藏宫中,时间太久,以致被人遗忘。直到咸丰十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才有人想起散氏盘,还传出散氏盘已在圆明园被烧毁的消息。

1924年,时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的马衡在清查故宫物品的时候发现了散氏盘,又在古籍中找到散氏盘拓片,鉴别考证,确认为散氏盘原件。后随文物南迁离开故宫,现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宝鸡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关键在于地形之胜,既是关中平原京畿之地西部门户,又是丝绸之路西去所必经的孔道,再是联系西南川滇的蜀道,沟通宁夏内蒙的古回中道交会之地,堪称秦蜀关陇锁钥,系四通之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相争,创造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战例。三国时期,蜀魏争夺汉中,曹操两次兵临陈仓,经大散关率军南下。日后诸葛亮伐魏,兵临陈仓,攻坚城不下退兵。最后一次则在宝鸡眉县五丈原与魏军相持百日,病逝军中,留下火烧葫芦峪,秋风五丈原等遗迹,供人凭吊。

南宋时,宝鸡成为抗金前线,爱国将领吴玠吴璘兄弟凭借秦岭天险,曾在和尚塬、大散关、仙人关一线多次大败金兵,险乎活捉金兵统帅金兀术。吓得金兵几十年不敢进犯。爱国诗人陆游曾襄赞军中,留下“秋风铁马大散关”的千古绝唱。如今西宝高速公路的修筑,宝中铁路的开通,宝鸡与宁夏内蒙连成一片,真正成了联结四方,迎客八面的重镇纽带。

新闻推荐

西安迎来第55万名“新人”

家乡在凤翔的常海涛,一直在福建南平生活,昨日上午,他落户于西安市公安局浐灞生态区分局,成为今年第55万个新西安人。常海涛毕...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