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重断案的智慧
古书中曾记载过许多古代官吏断案的故事,读来十分有趣。明人冯梦龙记述的两则通过称重方式断案的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古代官吏的智慧。
西汉有一个叫孙宝的人,曾担任过京兆尹。有一天他外出办事,路遇两个百姓在大街上争执,近前询问,原来这两个百姓,一个是进城办事的农民,另一个是卖酥饼的小贩。两个人在街上走,农民一不小心撞到了小贩的担子上,担子撞翻了,酥饼掉在地上,全部摔碎了。小贩要求农民赔偿他的饼,农民也认赔,但在赔偿数目上起了争执:小贩坚持说他的担子里装了三百个饼,要求农民按三百个饼的数量赔偿;但农民凭经验认为担子里只能装五十个饼,所以只认赔五十个饼。
孙宝看了看地上的碎渣,便问卖饼小贩:这周围有没有人和你卖一样的饼?小贩说:有,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孙宝便命令一个随从跟随小贩到前面买了一张饼回来。然后,孙宝命随从用小贩的称把买来的这个饼的重量称了出来;又把破碎了的饼渣聚集在一起称,详细折算出重量,发现饼渣的重量,正好是买回来的那个饼重量的五十倍左右。于是,孙宝斥责了那个卖饼人,卖饼人便承认了错误。孙宝让农民只赔给卖饼人五十个饼的钱,事情就这样了结了。
唐朝时,凤翔府所辖的城镇中,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挖到一坛子金块儿,就找了另一个农夫帮忙,两人把坛子抬到了县府,交给了县令。县令当时正忙着接待上司,也没顾得上仔细检查,只是打开坛子盖儿看了一下,看到里面装的确实是金块儿,就让两个农夫回去了。晚上办完公务后,县令担心金块儿放在府库里不安全,就让两个差役抬回了自己家中,准备保存一夜后再抬回县府。可是第二天早上,县令打开坛子仔细观察,却发现只有最上面一层是金块儿,下面全部是土块儿!县令吃惊非小,可坛子在他家放了一夜,无论如何他也说不清了,便将此事据实向凤翔府报告。
凤翔府的知府李勉得到报告后,认为县令将黄金调包了,非常生气,打算治县令的罪。过了两天,李勉在一次宴席上谈到了这件事,相国袁滋当时也在场,酒桌上别的人都发表了意见,只有袁滋什么也没说。李勉问他为什么不发表意见,袁滋说:“我怀疑县令是被冤枉的。”李勉说:“既然这样,那就请你帮着查清这个案子。”袁滋很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此案的资料被移交到了凤翔府,袁滋仔细观察了那个坛子,发现坛子的容积很大。他便吩咐手下人,按照坛子上面金块的标准在市场店铺间收集同样体积的金块儿,装满了那个坛子。然后,他命人称这些金块儿的重量,发现足足有七百多斤。于是他便说:县令是清白的,这坛子金块儿,在被农夫发现之前就被调包换成土块儿了。众人询问他这么判断的根据,他回答说:如果坛子里装的都是金块儿,重量足有七百多斤,两个人怎么抬得动?众人一听,恍然大悟,都对他的聪明赞叹不已。
□唐宝民/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宋永强)5月8日,凤翔县政协主席鲁立带领县统计局负责同志,深入柳林镇包抓村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