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凤翔县范家寨镇牛钵峪村:贫困户抱团发展 山顶上栽椒建园

宝鸡日报 2018-01-02 16:44 大字

牛钵峪村在北山脚下,抬脚就可上山。

在村委会办公室,我们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闫凤东。“金元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流转或入股的土地有 312亩,分布在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4个组,涉及贫困户 87户。”闫凤东说,“全村有 146户贫困户,参与金元合作社种植花椒的户数超过了一半。”“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凤琴也是个贫困户,贫困户之间互帮互助,增收脱贫。”范家寨镇党委书记鲁海涛说。

以往我们见得多的是企业或能人带动贫困户发展。在牛钵峪村却是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大家都有了想见一见李凤琴这个特别贫困户的想法。

在村委会,我们见到了李凤琴,一位年过五旬的女能人,头戴一顶宽檐帽,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

作为凤翔县金元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凤琴最近忙坏了。“看我这身打扮,没办法,山上风大,冷得很!”一开口李凤琴就显露出她的泼辣、爽朗。“最近天天带人在山上干活,你们看这一身的土。”

看似这样能干的一个人,家里却是贫困户,我们有点疑惑。

原来李凤琴和丈夫上世纪九十年代就离开村子在外打拼。起初挺好,后来很不顺。 2011年前后,夫妻俩相继返回村里。“一言难尽,在外这么多年,没挣到钱,还欠下了债务,现在自己在村里连个房子都没有,借住在村上的供水站。”说起往事,李凤琴一脸的沉郁。

回乡后,李凤琴和丈夫在村委会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养过猪、养过鸡,承包过山地种过粮,但始终没赚到钱,经济上的“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北山上的地,地块小,不规整,不好作务,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灌溉条件,靠天吃饭,一亩地最好的年份产三四百斤麦子算是好收成。扣除各种成本,纯收入百八十块钱。 2015年伏天不下雨,种的玉米全部旱死,如果不是政府每亩地补助 18元种子款,真是颗粒无收。”李凤琴说,“必须想办法改变,不然我实在干不下去了。”

北山上的地到底适合种啥?镇村以及帮扶干部和李凤琴一起外出学习考察,调查研究,最后决定种花椒。

种花椒就要有规模,就要流转土地,李凤琴 2017年 9月份就开始做这方面工作,金元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拿到了 312亩地。

“流转土地每亩 80元,一次性签了 15年合同。入股土地前三年不分红,从第四年花椒挂果开始,每年按利润的 15%分红。”

73岁的五组贫困户杜洲,家里种了 15亩地, 2017年春季在老学校北边比较平的地里种了苹果树。北山顶上的 3.22亩地则全部承包给了李凤琴种花椒。老人说:“山太高,咱现在老了上不去。再说种一料麦见不了几个钱。细算亏着哩,现在一亩地 80元流转费就算纯收入。”

“我给李凤琴说,入股也行,承包也行,你看着办。最后选了入股。因为入股以后有了效益可以分红,比承包好!”56岁的杜张孝,是李凤琴的邻居,北山顶有 2.8亩地,原来在地里种麦子、苜蓿,现在身体不好,干不动了。 2017年也把地转给了金元合作社。“对于入股的群众,合作社用工优先考虑。一般每天 50元,农忙时 60多元。”李凤琴说。从前期整地、修路、打草、耙地,到后期拉苗、移栽,合作社日用工平均 15个。“已经栽好了 200亩花椒,下一步面积还要扩大。”闫凤东说。“后期还需要些投资,购置农药和除草机械,下一步我想把北山顶的地全部流转。”李凤琴干劲十足。“镇村将帮助金元合作社做好土地流转,我们的目标是在北山上建成一个千亩花椒园,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鲁海涛说。(范宝军)

新闻推荐

住房改善惠民生,住有所居笑开颜

市政府2017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改造棚户区2000户、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和20个安置小区配套工程,目前均完成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