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酿酒文化致力产业发展 ——宝鸡市凤翔县西槐村产业发展谋划记
本报记者 程靖峰 实习生 赵瑞
盛夏时节,走进宝鸡市凤翔县城西南10余公里处的陈村镇西槐村,连片的耕地平整、开阔。村落南北分布的王家崖水库和冯家山水库意味着这里水源充足,自然条件好。然而,尽管灌溉水渠修到了田间地头,道路两旁却依然有部分土地闲置撂荒,令人颇为不解。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村支书闫天成说。
眼看着大片的耕地变成了荒地,闫天成感到很痛心。他下定决心带着300多户村民搞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附加值,通过发展多种产业,真正让西槐村富起来。这也是记者与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组织的专家顾问团一行前来的目的,通过实地走访为西槐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西槐村共有耕地3160亩,我们计划把这些土地流转过来,重新平整后,统一规划,发展种养产业。”村上的槐原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芝娟介绍了合作社的发展规划,社员可以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和托管,实行机械化耕作,并发展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
酿酒是西槐村人的看家本领。这里相传是炎帝之母女登故里,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是凤型白酒的酿造发源地,从唐朝开始村上就有酿酒的手工作坊。村支书闫天成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关中酒业的董事长,上世纪90年代,他返乡创业一手打造了关中酒业品牌。他相信,通过槐原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是个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解决了小麦的销售问题。
在随后的走访中,专家顾问团参观了关中酒业生产基地,了解关中酒的生产流程。在专家顾问团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企业发展的优势被重新定义,短板也被揭示出来。
西安文理学院副院长王静一针见血地指出,关中酒业的优势在品质,短板在品牌和营销。“通过今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关中酒的价值远远高于价格,销售范围以关中地区为主,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增强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范围。”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郜随印认为,关中酒业一直坚持用传统工艺酿酒,用新的技术工艺改良口感,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品质基础。他建议,挖掘本地的周秦文化,讲好品牌故事,以文化提升品牌价值。此外,要将西槐村的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策划实施一批精准帮扶项目,调动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凤翔县玉祥村针线绣出好生活
本报宝鸡讯(郭宁记者董毅)“我年轻时跟着母亲学绣花,那时候主要是自己用,没想到现在绣花也可以用来挣钱了,村上几天前就让大家参加培训班,我今天一早就赶来了,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觉得这个挣钱的门路很适合...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