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甫遇见成都
□向以鲜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杜甫,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尊为“诗圣”,其作品被誉为“诗史”;存诗1400首,其中400首写于四川
诗人冯至在其名著《杜甫传》中指出:人们谈到杜甫的时候,完全可以不提他的生地 (河南巩县)与死所(湖南耒阳),却不能不提到成都。
当杜甫遇见成都或成都遇见杜甫,到底是成都的幸运,还是杜甫的幸运呢?答案是相互的幸运:如果成都没有杜甫的寓居岁月,成都的诗意将缺少一道壮丽的底色;如果杜甫没有经历成都的山川风物之美,那我们所看到的杜甫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模样——除了悲苦,还是悲苦;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壹
从少陵野老到杜工部
杜甫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自号少陵野老——这个称谓来源于杜甫早年的经历,他年轻时曾在西安南郊少陵一带居住过,世人又称杜少陵。杜甫还有一些别的称呼,均与其经历有关:曾在肃宗的凤翔时代任过左拾遗,所以又称杜拾遗。他本人似乎更在乎另一个更不起眼的官位,老朋友严武给杜甫申任了一个名字颇长的闲职:节度使署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之为杜工部。
虽然杜甫并不喜欢严武的幕府工作,那种冗长的、单调的官僚作风,和诗人杜甫渴望自由,渴望像沙鸥般纵横于天地的梦想相去甚远,但是杜甫很在乎“工部员外郎”这个称号,尤其是对与此相匹配的标准官服装饰如“纱帽”“绯鱼”“朱绂”等等色彩绚丽之物,还是颇为留意的。这大概与杜甫的儒家济世思想有关,尽管经历了太多伤痛和失望,也早没有了当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壮志雄心,但从他那首写于成都的不朽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体现出来的大同甚至共享精神来看,杜甫心中的火焰一刻也没有熄灭过。纵然不能致君于尧舜之上,但只要一触摸到,一想到那条由皇帝赐给的火红之鱼,就禁不住热血沸腾起来。从少陵野老到杜工部,至少是完成了一次带有想象色彩的身份转换。
杜甫到过很多地方,几乎把整个中国走了个遍。他飘如转蓬的一生,一直处于迁移动荡之中。他的童年是在出生地河南巩县度过的,后来结婚时还在故乡打造过一处简单的窑洞(土室);青少年时期主要在洛阳姑妈家晃动,并混迹于各种官场社交活动中。曾浪游吴越、齐赵、梁宋之间,过着一种类似于纨绔子弟的生活。用杜甫的话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这期间还结识了大诗人李白和高适等人。经过一番折腾,中年的杜甫重返长安,本想施展自己宏伟的政治理想,却没有料及世事风云突变:战争、混乱、饥荒、逃亡、贬谪,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从华州(陕西华县)到秦州(甘肃天水),再到同谷(甘肃成县)。每到一处,杜甫都以为那就是终点,以为在那儿可以安定下来,结果每一处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不可靠的。杜甫后来到了成都,住了几年,接着又沿江而下,在夔州(重庆奉节)、潭州(湖南长沙)、衡州(湖南衡阳)之间徘徊,最后病殁于自潭州摇向岳阳的小船上,诗骨埋于湖南耒阳。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腊月,杜甫决定带着全家老小,从同谷向成都进发。蜀道之艰险他是有心理准备的,杜甫一定读过李白的《蜀道难》。随着唐玄宗的避难入蜀,蜀道的交通已有相当程度的改观,在当时甚至形成了一种入蜀寻找相对安稳生活的浪潮。史书描述说:“关中比饥,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新唐书》)可以想见,杜甫挈妇将雏奔走于蜀道之上,他们并不是唯一的历险者。
经过长途跋涉,杜甫全家于是年岁暮抵达成都。初至异乡成都,被朋友(杜甫称之为“故人”的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时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裴冕)安排在浣花寺里暂时居住,还送来了一些禄米(显然这个朋友是个吃官饭的):“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我们还可以在他初到成都时所写的第一首诗作《成都府》这首五言古诗中,看得出他患着深深的怀乡病,身在成都,却有一种梦游的感觉:“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贰
草堂拨动了诗歌神经
是什么东西彻底改变了杜甫对成都的看法,并且从生命本质层面上拨动了杜甫那股敏感的诗歌神经呢?
草堂!是的,是杜甫的茅屋,是杜甫的草堂。有了草堂之后,杜甫渐渐爱上了这座城,这片土地,这方人民。
有了草堂之后,杜甫就打算不走了,杜甫应该是成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异乡人。他在《为农》诗中写道:“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岁月,是杜甫一生中最静好、最悠游不迫的岁月。史书上说:“甫于成都浣花溪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旧唐书 杜甫传》)杜甫并非口头上说说不想走(从兹老),而是立即付诸行动:为了长住久安下来,杜甫开始精心营造着自己的草堂。杜甫在很多地方都曾产生过安居的幻觉,但都没有实际行动,即使行动了,也没有用心过,因为杜甫知道那不过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临时住所,自己永远是一个过客。但是对于成都的草堂,杜甫的认识和行为迥然不同:这儿将是他的家,永远的家。杜甫的草堂绝不是一处随意的暂避风雨的简陋之所,而是颇具匠心的诗意栖居。
到达成都的次年,也就是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杜甫开始着手修建他在成都府的正式住所。毫无疑问,草堂倾注了杜甫在建筑与园艺方面的全部热情和才华。我们从杜甫诗歌中,可以获得大量的关于营造草堂的背景信息:草堂的空间、环境、邻里、修建资金和艺术品位等等。比如构筑草堂的启动资金就来源于杜甫的表弟,一个小小的军事官员王司马,而不是那位享有国家丰厚禄米的故人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除了表弟的资助之外,杜甫也会向朋友们求助。由于是杜甫平生第一次真正下功夫建筑自己的家园,让杜甫从中体味到了别样的艰辛与甜蜜。
叁
诗歌植物学家
对于居住环境和各种植物的热爱与讲究,杜甫可以与苏东坡媲美。杜甫将草堂选址于浣花溪畔,最直接的原因则是那儿一株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楠树:“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楠树为风雨所拔叹》)可惜不久这株参天楠树就被一场暴风雨给毁掉了,这次意外的事件给杜甫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甚至让诗人觉得他为草堂付出的心血都白费了:“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为了给草堂营造一个优雅朴素的氛围,杜甫用诗歌的方式,如同一个诗歌植物学家一样,向身边的朋友们发出强烈的植物请求:向韦班要松苖(《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松树是缓生树,且不容易栽活,从杜甫的记载可知,他在草堂一共只栽活了四棵松树(《四松》)。有人说杜甫不喜欢竹子,理由是杜甫曾写过:“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需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实这是断章取义,忽略了杜甫的上下文。杜甫这儿只是说竹子长得太快,完全夺走了松树的生长空间。杜甫曾向绵竹县令韦续索要竹苖种于草堂周围(《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杜甫《杜鹃》诗中说,他在草堂种植的竹子面积,曾达到惊人的一顷(相当于一百亩地)。草堂的很多建筑及修缮材料,都来自于杜甫种的竹子(《营屋》)。和松树相比,另一种蜀中特有的速生树桤木,深得杜甫的赞许。他向绵谷县尉何邕索取桤木苖(《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当草堂完全落成之时,这种见风就长的桤木,真的已经成林了。松竹桤木之外,杜甫对桃树也甚为迷恋,不仅可食用,其灿烂的花朵更是养眼的绝妙风物。他曾向县令萧实又要了一百株桃苗(《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杜甫还曾向成都权势人物徐知道要过别的珍贵果木((《诣徐卿觅果栽》)),以丰富草堂的植物种类。
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杜甫在成都的草堂,终于初具规模,可以安心住下来了。为此,杜甫写下著名的《堂成》一诗,以歌颂这异乡的“巢”——“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成都给了杜甫这样一片小小的天地,安静、安适、安稳。再加上还有老友、一方军政要人高适(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和成都尹)或严武(任绵州刺史、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和东西川节度使)的不时照顾,总的来说,杜甫在成都度过的近四年生活,是杜甫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岁月。
成都就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给杜甫这样的饱经忧患,一身是伤的异乡游子带来无尽的身心抚慰。成都又像是一位秘密的情人,唤醒了杜甫沉睡的抒情的审美意识,让杜甫的人生,在悲苦之中多了几分亮色,多了几分生气。
肆
当成都遇见杜甫
当杜甫遇见了成都,成都也就遇见了杜甫。成都毫无保留地接纳了杜甫,杜甫也毫不吝啬地赞美着成都,歌唱着成都——如同翠柳上的黄鹂,青天中的白鹭。因此,我们凭借杜甫的史诗之笔,看见了生动的、鲜活的唐代成都;看见了抱村而流的清江,水中亲近的鸥鸟(《江村》);看见了花径和蓬门(《客至》);看见了在“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对照中,鱼儿在细雨里出没,燕子在微风中快乐翻飞(《水槛遣心》);看见了一场好雨,看见了野径上的黑云,看见了江船上的渔火,还看见了黎明中的沾满雨露的花朵(《春夜喜雨》)。当然,我们还看见了唐代成都幕府中的梧桐、蜡炬、月色 (《宿府》);还看见了来自天地之间的锦江春色,看见了变幻古今的玉垒浮云(《登楼》)。我们还从杜甫诗中知道了唐代成都人以槐树叶制作成的绿色凉粉(《槐叶冷淘》),以及成都早已遗失的市井风俗(如“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杜甫离开成都时,曾写有《去蜀》一诗:“五载客蜀都,一年居梓州。”实际上杜甫在成都居住时间不到四年,只有三年零九个月。中途避乱到了梓州、阆中等地,在这些地方呆了一年零八个月。加上这些时间,杜甫一共在四川境内呆了差不多五年半的时间(759—765)。
在杜甫呆过、走过、住过、爱过、恨过的众多地方中,为何只有成都如此重要,不可或缺?那么多地方中,为什么只有成都显得格外不同寻常?在数据说话的时代,我们也可以试着用几个数据来回答一下这个古老问题:杜甫现存的1400多首诗作中,写于四川境内的达400多首,差不多占去杜甫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其中写于成都的诗作就有200多首,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现象!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是成都打开了杜甫的诗歌闸门,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天才诗人,他在《壮游》中说自己七岁时就才思敏捷,一开口就咏出了《凤凰》诗篇;九岁时学会了书写擘窠大字,俨然一少年书家。但是就目前所流传下来的杜诗来看,基本上都是中晚年之作,早年的作品很少见到,最早的一首《望岳》,大约写于杜甫北游齐赵的青年时代。仅就传承下来的杜甫诗作来看,杜甫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而这个晚成,恰恰就是从成都开始的,这一年杜甫刚好四十八岁,本命年。杜甫到了四川境内尤其成都之后,在诗歌写作形式方面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在踏入蜀地之前,杜甫主要采用的诗歌形式是古风歌行或律诗(五律或七律),极少采用另一重要形式绝句。在他入蜀前的七绝诗中,大概只有一首,名叫《赠李白》。
杜甫众多精彩的脍炙人口的绝句,基本上都是在成都写出来的。这个现象颇值得玩味,是什么东西触动了杜甫诗思之中那份宜于以二十个字或二十八字来表达的灵动和跳跃呢?以上三个与数据相关的事实,虽然不能完全回答我们的问题,但已经可以部分说明,成都对于杜甫来说,确实非同寻常:成都是诗人杜甫的福地。
离开成都之后的杜甫,再也没有找到一处像成都这样让他心安的地方,直到他死去。
杜甫虽然终究还是离开了四川,但成都的花径和柴门,一直为杜甫打扫着,敞开着……
人物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 (今巩义)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尊为“诗圣”。杜甫的诗歌贯穿了爱国忧民的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面貌及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故有“诗史”之誉。今存《杜工部集》二十卷,存诗一千四百余首。
主要贡献
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尊为“诗圣”,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 “诗史”,艺术上继承诗骚、古诗十九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历史功绩
杜诗既是一座思想宝藏,更是一座艺术宝库,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在川遗存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绵阳三台杜甫纪念馆、南充阆中锦屏杜陵神祠。
新闻推荐
近日,影山府邸工地大院一片荒芜。记者王汗冰摄编者按:搁浅待救的烂尾楼,不仅是城市暗伤,更是众多购房者难以抹平的痛。去年8月,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做好房地产领域易发问题治理工作的通...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