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 革命熔炉:泗五灵凤中学
泗五灵凤县立中学(弥陀寺中学)旧址——弥陀寺1941年,侵华日军对淮北根据地实行军事上扫荡、政治上“怀柔”、经济上封锁、文化上奴役等多种政策,妄图一举消灭这一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争取敌占区青年,培养革命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中共淮北区委和行署决定在边区兴办淮北、淮宝、泗南和泗五灵凤4所中等学校。在这四所学校中,泗五灵凤中学聚集的进步青年最多,影响力也最大。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泗五灵凤中学成为一所抗大式的学校。
学校初创
1941年夏,泗五灵凤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县参议会,受行政公署教育处的委托,开始筹建泗五灵凤中学。为了扩大对敌占区的影响,校址临时定在浍河南岸的皇墩庙小学旧址。校长由徐崇富县长兼任,李梓云任教务负责人,王耀东任事务主任。当年冬,招收了100多名学生,分为两个班。学生除穿衣自备外,食宿、书籍等统由学校解决。1942年春节后学校开学,所用课本仍沿用抗战前的初中教材。由于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很快。许多学生利用假日回家进行抗日宣传,教师有时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扩大了学校的革命影响。前来报名的青年越来越多,学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由于皇墩庙北濒浍河,南接临淮关,东连五河县城,西邻新马桥、蚌埠等敌占区,一面背水,三面临敌,学校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经校委会研究,并请示县政府批准,决定于1942年清明节,将学校迁至地处泗五灵凤县根据地的弥陀寺。弥陀寺建造于明代,重修于清代,位于五河、泗县交界处,南临天井湖,北依石龙山,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办学的好地方。因此,迁移后的泗五灵凤中学又叫“弥陀寺中学”。
宣传革命
学校人数增多,教学也逐步正规起来。学校按照抗战的需要,调整了教学课目,新设了中国近代史、党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日本概况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鲁迅的《狂人日记》、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都是当时的主要教材。所有教材一律由教师自选自编、自刻钢板、自己油印。为了更好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还订了不少抗日根据地的报纸,如《团结报》《拂晓报》《反攻报》《大众报》。由于学校教学方向正确、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泗五灵凤中学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习与抗战相结合的方针。学生除学习文化课程外,也参加政治宣传、减租减息和支前工作。
1943年初,学校来了一批新教师,他们就是由敌占区上海中共秘密组织介绍来淮北抗日根据地工作的张冰柯、黄辛白、钱正英等一批进步青年大学生。他们的到来,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发展更快,前来就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是从皇墩庙迁来的,有的是当地小学毕业后考来的,有的是淮北中学转来的,有的是从地方干部和部队中抽来的,还有的是从敌占区来的。最多时学生达三四百人,除二、三两个普通班外,还开设了师范班、行政班、财训班、妇纺班等。此外,还在浍南的陆家庙设有分校,后迁至沫河口的徐家湾,称为泗五灵凤中学淮浍分校,同时在弥陀寺附近的朱圩设有附属小学。
输送人才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时,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是共产党员,学生中也有不少党员。学校迁到弥陀寺后,成立了党总支,并在文教班、行政班和普通班分别建立了党支部。虽然学校的党组织活动处于半公开状态,但是,学生人人都能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学校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泗五灵凤中学成为一所抗大式的学校,成了一所革命的熔炉。
泗五灵凤中学的学生通过在校一到两年的学习和参加各项社会工作的锻炼,提高了政治觉悟,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毕业后绝大部分都分配了工作。有的到根据地成为区乡干部,有的到各类学校成为教师,也有的参加了抗日部队,成了一代有知识、有觉悟的战士。
泗五灵凤中学从1941年冬创办,到1946年北撤解散,前后5年时间,培养了近千名学生,为革命输送了大批干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领导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后在泗五灵凤中学任教和工作过的教职员工,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为泗五灵凤中学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贡献了青春和热血。
新闻推荐
11月20日晚,宝鸡凤县秦岭山区迎来降雪,212省道部分路段出现积雪。据当地交警道路监控路况实时播报,21日上午,212省道部分路段...
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