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点亮贫困群众“希望之光” 记宝鸡市凤县县委书记张帆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0-04-05 18:50 大字

3月20日,张帆(左)在贫困户杨永莉的家中与她女儿视频连线。本报记者 申东昕摄

在张帆的大力帮助下,杨永莉贷款养起了鸡和猪,2019年收入3.8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鸡司令”。这期间,杨永莉的女儿康复后进厂工作,她自己还通过打零工挣钱,路子越走越宽敞。

“我第一次见到杨永莉时,她穿着一身黑衣服,精神恍惚。现在越穿越漂亮,神采奕奕,眼睛里也有了光。”张帆说,“对贫困户要多鼓励、多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好心态,并让这种心态转化为带动脱贫的动力。”

河口镇“压不垮的”秦岭汉子孟过房、平木镇身残志坚的贫困群众何红卫、坪坎镇养鸡致富的“鸡司令”王忠华……全县各镇的贫困群众正通过努力摆脱贫困。这个过程中,张帆用好政策和真情意,为贫困群众点亮“希望之光”。

“她用产业带我们富起来”

一走进红花铺林麝产业扶贫示范园,一阵淡淡的麝香随风飘来。在养殖基地里,红花铺镇永生村贫困群众苏小平正为林麝添水喂食。这一只只活泼的林麝,就是帮助他脱贫的“精灵”。

以前的苏小平在家务农,偶尔出去打打零工,收入低且不稳定。自从2019年4月接受县上提供的林麝专业培训后,他开始养殖林麝,收入提高了,生活稳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养殖林麝有贴息贷款,缺技术有统一培训,缺时间还能让合作社代养。”蒋建斌说,“多亏了县上的好政策,多亏了张书记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她用产业带我们富起来!”

2019年,根据凤县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张帆多次调研,反复研讨,决定将扶贫资金重点投入到林麝产业。她时刻关注产业发展情况,指导全县探索建立科学完善的林麝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自养”“寄养”“代养”“合养”“饲草”“务工”6种产业带动脱贫发展模式,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条中。目前,全县已建成12个林麝产业基地和20个饲草种植基地,探索建立“136”林麝产业扶贫机制,带动贫困户2726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52.34%。

沿着凤县的山道一路走来,每一个镇的特色产业都不相同。平木镇的蔬菜、双石铺镇的花椒、唐藏镇的苹果……大红袍花椒年产量超过1500吨,林麝产业居全国第一,中蜂养殖数超过7万箱,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凤县多样的产业,形成了合力,打出了一套具有凤县特色的产业脱贫“组合拳”。

“如今我住在了最美的村庄”

这两年,家住双石铺镇兴隆场村的贫困群众刘彩琴多了一个爱好:饭后在村民广场上遛弯。

村民广场沿河堤而建,绿道绵延好几公里,柳树成荫,鲜花似锦,一排排建筑古色古香。

兴隆场村原来可不是这个样子。村党支部书记高红卫说,几年前,这个广场还是一个烂河滩,比旁边的公路低3米,村民有垃圾都往这里倒,脏乱差的环境人见人嫌。

在张帆的精心指导下,兴隆场村的烂河滩变成了唐柳公园,破旧村庄变成了市级美丽乡村。“环境好了,大家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就有了。”刘彩琴说,“多亏了张书记,如今我住在了最美的村庄!”

在张帆的强力推动下,凤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养生福地永生村、嘉陵胜地东河桥、千年古驿安河寺等23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对凤县来说,脱贫攻坚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张帆说,“人有精神土生金,脱贫攻坚先振心。我们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提振他们的精气神。同时,也让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让乡村的经济活起来,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让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陕西日报记者 刘强 申东昕)

新闻推荐

太凤高速计划9月份全面建成通车

据了解,太白至凤县高速公路项目的加快建设,将结束太白县、凤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是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改善宝鸡...

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