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村口的防疫“守夜人”
2月18日下午6时,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柴文学整理完数据,放下手头的工作,开着用自己私家车改装成的流动宣传车,直奔位于村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点。临时搭建的检查关口很简单——一顶帐篷、一根栏杆。帐篷里的是一张桌子、一张简易行军床、一个火炉,还有一个电暖气,桌上摆放着登记表、温度计等物品。
“没有什么事儿吧?”柴文学一番询问后,在得到值班人员肯定的答复后,他就催促着值班人员赶紧回去歇着,自己开始上岗了。
刘家庄村的村口紧邻342国道,过往车辆多、疫情防控任务重。进了村口,一条长达7公里的沟道里,住了261户村民。守住村口,也就防住了疫情的输入和扩散。
正月初二,接到县、镇两级疫情防控命令后,柴文学第一时间召开村“两委”成员会议,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村级预案。在村“两委”成员、各组组长挨家挨户开展摸排登记工作的同时,他又率队封闭了村里群众出村的唯一路口,设置了防控检查点,严密监测进出人员。
“我们值守点是24小时轮流值班制,可是村里的常设干部只有4名,他们还有宣传、摸排、消毒等其他工作。”柴文学告诉记者,值守的人手确实紧张,为了做到24小时无缝隙监管值守,村里又吸纳了18名党员和志愿者,按照每天两个班次、每班两个人来轮换。
天色渐暗,柴文学轻车熟路地从值守帐篷里的钢丝床下拉出了一个纸箱,取出了一桶方便面,倒上热水。“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镇上给我们配备了帐篷、火炉、电暖气,能喝上热水,也不受冻了。”说起刚开始值守的时候,柴文学开了个玩笑,“当时就是用几个废旧的广告牌做了一个围挡,根本就没啥取暖设备。实在冷得扛不住了,就在原地跑一跑、跳一跳。”
说话间,帐篷外面传来了摩托车驶来的声音,柴文学连忙走出帐篷,一看是本村的群众,摩托车后面带的是玉米种子,他询问了一下基本情况,然后一边登记信息一边叮嘱说:“特殊时期,尽量少出门、少扎堆。非得要出门办事,必须戴口罩,腿跑快点,少在外面磨蹭……”
“打春了,又要开始忙地里的农活了。这几天出村买种子、化肥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一些觉得家里呆着憋闷,也想趁机溜出去,我们都尽量劝返。后面,我们村里准备搞个代办制度,把群众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进行登记后,统一购买,送货上门。这样可以减少群众外出。”
“晚上值班虽然辛苦点,可是与那些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比起来,这点辛苦真不算啥。”
入夜的山乡寒气刺骨,柴文学坚定地说:“我们身后就是1007名父老乡亲,因此绝不让疫情在村里蔓延。”
记者王晓光通讯员刘涛
新闻推荐
凤县交警帮助司机装上防滑链。①米脂交警为滞留的货车司机送去热水和方便面,缓解司机焦躁情绪。②312国道线上的商州“雪...
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