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饭到户均资产300万的“共富梦” 来自“陕西第一村”40年改革发展的调查(之二)
东岭村在发展中,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要义,从制度上保障村民收入增长。
——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东岭村和其它地方的城中村一样,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走什么样的路同样是摆在东岭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多次协商,东岭最终选择了一条“村企合一,以企带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村上原有的集体资产由村委会集体管理,以村委会集体股名义参股东岭集团,由此带来的财富增值统一归全体村民所有。同时,不愿意在村集体上班的村民,也可以自己发展,作为村民,这部分人的集体分红、福利等都不受影响。在东岭集团强力带动下,目前东岭村已实现了企业发展集团化、村民住宅高层化、农民生活城市化,户均资产达到300多万元,人均住房面积10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10万元,在全国十强村中位居第四。他们在全省率先实行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中学全部免费教育,考上大学有奖励,毕业返回东岭工作的,及时返还全部学费;村民每年可从企业分红,老年人有村上发的退休金,在企业上班的村民、员工均享受“五险一金”;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管理人员或员工被吸收为东岭荣誉村民,享受与村民同样的住房、分红、子女免费上学等福利待遇;集团还组织员工、村民到日本、欧洲以及港澳台等考察、旅游,开拓视野。
——建设美丽家园。1995年前,村里的房屋大多是村民自己翻建的二层民居,兼有出租房,村庄排污不畅,供电不足,道路坑洼不平,脏乱差问题突出。2001年,东岭邀请设计院专家对新村进行规划设计,投资4200多万元建成了6栋仿欧式结构的村民住宅小区,所有村民和企业部分干部户均一套,面积在130平方米以上,并成为全省首家“数字电视村”。之后,又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搞绿化美化,建成“省级绿色文明社区”。2006年后,结合更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东岭投资10多亿元,实施“东岭新时代”一、二期住宅工程,绿色文明小区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楼群达到34栋。2009年冬季又投资1500万元,在小区辟出3300平方米土地,聘请苏州古建园林公司设计、施工,建造了供村民休憩、观赏、游览的苏式“和园”,在宝鸡率先实现了从传统农村到现代城市的大跨越。
——真诚回报社会。东岭人深深懂得,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东岭集团今天的好日子,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民企应尽之责。据统计,东岭集团自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税收78.9亿元,累计捐资3亿多元,援建宝鸡市和部分县区重大民生工程十余项,支持扶贫、助学、架桥、修路等社会事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东岭在汉中略阳、宝鸡凤县等地企业也遭受损失,但他们想的不是自己的小灾,而是大灾。灾后第二天,就赈灾捐款278万元。2009年,拿出50万元捐献宝鸡市慈善总会,2015年向省慈善总会捐助500万元。投资8600多万元援建宝鸡渭河石鼓文化廊桥,既方便了渭河两岸群众出行,又为提升宝鸡城市形象、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建立了新窗口。积极参与国企改革,为政府分忧解难,为社会稳定尽力,是东岭承担社会责任最突出的贡献。自1996年以来,响应省市政府号召,东岭先后参与宝鸡凤县锌品厂和焦化厂、陕西略钢等11家濒临破产倒闭的国企脱贫解困改制工作,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多亿元,让企业起死回生,接收和安置上万名国有企业职工,成为所在区域内重要的支柱企业和纳税大户。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表彰命名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突出贡献企业”,荣获“中国扶贫·企业贡献奖”。
本报记者董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韩小珍一个地处西北、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办企业2017年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位列中国企业...
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