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县——释放扶贫攻坚的“主动权”
凤县县委主要领导为安沟村帮扶对象涂秀兰送上救助药品。田俊雅摄
县政府主要领导走访并了解贫困户脱贫进展情况。白姗姗摄
孙海涛
陕西凤县,一个因青山绿水和羌族文化而闻名的陕西“十强县”。五年来,这个人口不过10万出头的地方,县域GDP翻了一番,游客量达到创纪录的423万人。然而,这里决策层目光不只盯在“人流如织”处,而是更多的在思考——如何因地制宜下大功夫,让大秦岭深处的50个贫困村、3383户9347名贫困户尽快甩掉“穷帽子”?
“摘帽”不易,尤其对山大沟深的凤县来说,这意味着压力更大、付出更多。怎么办?干部的核心在“干”字。凤县县委书记郑维国说,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做法是干部带领大家“实干巧干加油干”,释放出干部的扶贫“主动权”,带动起群众的“摘帽”主动性。
切中“痛点”从“出手”到“出彩”
“3383户9347名”,这是凤县贫困人口的总数字,同样也是凤县“三联两包”(联村、联户、联企,包抓贫困村、包抓贫困户)2420名干部的包抓总数字。包抓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看到“绊”住小康腿的“痛点”,继而加以解决。
凤县双石铺镇安沟村,群山环绕,苹果花椒是村上的主产业,但位于后山上三组100余名村民却受制于“鸡肠子”山路,化肥咋运?山货咋出?就连客商进村收山货都能理直气壮地压价。县委书记郑维国是这里的包抓干部,在多次现场走访后,他决定带着大家一起修路。
去年冬季,施工队开始进驻村里修路了。不少村民自发地投工投劳,老人们送来热水,娃娃们放起鞭炮。用村支书董青瑞的话来说:“这条路是修到村民们心坎上了。”今年春天,郑维国又带着大家为该村三组修建了10处雨水窖,改变了山上灌溉看老天爷“脸色”的窘境。待到夏秋两季,山上的花椒和苹果先后丰收,客商开着小货车直接到地头现金收货。算算账,该组今年人均能增收2000元以上。
安沟村只是凤县推进扶贫“三联两包”机制的一个缩影。在这种机制的推进中,有的干部引来客商,订单式“包圆”全村农特产品,有的干部请来了农技专家,帮助贫困户搞起了特色养殖;有的干部紧盯贫困户“钱景”,扶持贫困户依托好山好水,开起了农家乐……全县干部如同在比赛,看谁跑得勤,帮得准,效果好。
凤县县委一位干部告诉笔者,凤县贫困户喜欢“看样子”而不喜欢“听号子”,实际上只要干部俯下身子做实事,贫困户也是很有志气的,谁不想早日摘掉“穷帽子”?据了解,仅2016年一年,凤县就脱贫959户3140人。
突破“难点”从“支持”到“支撑”
随着凤县脱贫攻坚的整体推进,实际上还未“摘帽”的贫困群众中,因病、因残、因缺乏劳动力占了大多数。面对这部分最难脱贫的“硬骨头”,凤县进一步解放思想,直击难点,变“支持”为“支撑”推进脱贫攻坚快速前进。
王宝林,46岁,凤县河口镇黄牛嘴村贫困户。王宝林一家4口,自己患有白内障,媳妇有精神障碍,一双儿女正在上学。用村支书潘光兆的话来说:“这家人想靠自身力量脱贫,那是‘伞没骨架—撑不起\’!”实际上,在黄牛嘴村,至今还有24户贫困户与王宝林家情况相似,都“撑不起”。
怎么办?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最终决定“靠太阳”来帮扶这些贫困户。说干就干,村里贫困户以每家的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联合县电力局,在村里的滩涂地上,建起300千瓦光伏发电站。如此一来,贫困户成了“小股东”,年年都能领分红。今年7月,光伏电站正式投入使用,一排排太阳能板前,不少贫困户笑逐颜开,村里干部正在向他们算着经济账:“今后每年分红3000块没问题,盖房娶媳妇就靠这些‘板板\’哩!”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各个村镇产业可谓“十里不同天”。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各个村都锁定扶贫难点,想出了不少妙招来增产增收。在政府的推动下,河口镇全镇上百户贫困户依托互联网将蜂蜜、花椒卖进了京、津、沪;黄牛铺镇10户贫困户免费认领香菇大棚49个,预计每年能实现净利润1.5万元;平木镇12家养殖公司与贫困户签订饲草购销合同170余份,割一斤草就能卖出1元多钱……
很多人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凤县这种多样性的扶贫方式。这种方式让人不由想起了凤县的招牌特产——大红袍花椒。只要农人辛勤劳作,枝头的“麻蛋蛋”最终会变成“金果果”。
依托“支点”从“集合”到“融合”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可谓户户不同,凤县县委、县政府深知,若想真正拔掉“穷根”,产业扶贫、特色扶贫只是一方面,更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让各项措施从“集合”变成相互“融合”,为扶贫大局创造出更多的“支点”。
以健康扶贫为“支点”,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凤县贫困户中,因病致贫返贫的高达332户1035人。这些人怎么办?凤县今年累计为贫困人口减免床位费、报销新农合等5769人次508.68万元,医疗救助340人次42万元,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以义务帮扶为“支点”,让贫困户增收不再难。今年“五一”假期,近百名包联干部帮助三岔镇喇嘛泉村101户贫困户栽植杭白菊、金丝黄菊30余万株。喇嘛泉村村支书吴明德说,现在菊花已经开始收获,仅此一项,预计全村贫困户今年就能增收2000元以上。
以教育扶贫为“支点”,让贫困学子上学不再难。今年以来,凤县贫困户家庭子女,从学前一年到高中阶段,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交通费补贴工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职中助学金和十三年免费教育等教育惠民政策,共发放资助金1007.7万元,受益学生21834人次。
凤县县长张帆告诉笔者,目前凤县已经将“三联两包”机制扩大到“1221”机制,进一步夯实了责任主体并明晰了考核制度。在凤县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既帮扶了贫困群众,又锤炼了干部作风,更盘活了全县经济,可谓实实在在的“一举三赢”。
新闻推荐
继首批公布165家后,又有26家具备办学资质 选培训机构先看有无资质
扫二维码看首批具备资质民办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华商报讯(记者张超)继7月28日,宝鸡公布了首批共165家民办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名单后,9月22日,市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