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红色文化是得天独厚的珍稀资源
吕向阳
时值伏天,地处秦岭腹地、绿水青山拥抱的凤县,百里花海,万种景致,游人如潮。火红的红色旅游,伴着丰收的大红袍花椒、激越的羌寨歌舞,更令人饮水思源,流连忘返。
天造地设的绿水青山,即使装满宝藏,也未免能够坐享其成。祖辈都走过靠山吃山这条路,却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凤县是七彩凤凰的老窝,赐予人们许多遐想与暗示,但谁也不能仅仅守着美丽的传说过日子。他们曾盯着地下的矿,污染却如影随形;曾请来外地的客,项目却显得力薄身单;也曾跟潮赶潮,总不对路总赶不到前边。
山里人常走夜路,对星星之火尤为敏感。当他们踏遍青山,把目光聚焦到“两当兵变”策源地这一红色资源上,就像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一样兴奋不已。
发现源自于一颗感恩的初心,自于炽热的情怀和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坚定理想。毫无疑问,最恒久的资源是精神食粮,最优秀的文化是红色文化。只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就能独辟蹊径,改天换地。
不等不靠,立说立行,是山里人的秉性。捧着这簇星火,凤县找到了“两当兵变”的厚重史册,找到了“工合运动”的珍贵影像,找到了宝成铁路的“宝成创举”,找到了“航天精神”的时代先锋。这些红色记忆,这些感人篇章,铭刻的都是播火记,珍藏的都是燎原之火,都是不畏艰险、不怕失败、敢于牺牲、创造奇迹的英雄赞歌。
脚下有路,眼里有火,心里有爱,肩上有责。凤县人首先拿起这些思想武器武装自己,精心重构四大红色文化阵地,建成了凤县革命纪念馆、还原了“工合运动”旧址,雕刻了《夜走灵官峡》的长篇美文等,这一桩桩鲜活的历史,似在眼前,一件件战斗的风姿,催人奋进,直将凤县装扮成红色的海洋,淬火的课堂。
“两当兵变”领导人的亲人来了,睹物思人,久久不愿离去;参加“两当兵变”老兵的子女来了,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来了,国内外工合学者来了,少先队员来了,全国著名作家与16地市党报社长来了,百万游人带走的不仅仅是香气四溢的大红袍,皮薄肉厚的山核桃,口味正宗的土蜂蜜,质量上乘的中药材,以及羌寨农家乐的实惠与美味,更多的则是红色文化的清泉,心灵深处的撞击与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心向善,人心向上。正如凤县县委书记郑维国说的那样,红色文化是得天独厚的珍稀资源,也是真正的绿色资源永久资源,正在释放着巨大的传播效应与社会效益。这是共产党人的责任。
凤县的创举告诉人们,再美的自然风光看多了也会视觉疲劳,而优秀文化却魅力无穷,始终迸发着启迪思想的火花;再热的项目做长了也会冷清,而成风化人、永保朝气却没有尽头。
凤县的经验还启示人们,有些模式可以复制,但更多的则是在劣势中找优势,在优势中创造自己的模式。脱贫攻坚,更要走自己的路。
新闻推荐
40余企业家凤县考察14个项目 本刊协调对接的通用航空机场项目签约
凤县通用航空机场项目签约现场。企业家考察凤州现代科技园项目。7月29日上午,“商协会进凤县寻求合作”招商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当地圆满举行。会上,凤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禹航置业有限公司签...
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