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春耕生产“交响乐” 平川区春耕生产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马军华
在平川农村广袤的大地上,农民们整地覆膜、耕地播种、搭棚育苗、引水灌溉,各种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编织出了一幅繁忙、祥和的春耕图,奏响了一曲春耕生产“交响乐”。
走进共和镇毛卜拉村,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的轰鸣声中,一垄垄覆好的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春日乡村风景线……
为加快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平川区抢前抓早、高位推动,靶向施策、攻坚克难,组织农技人员积极开展下基层培训、进田间指导等活动,鼓励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户采用“选品种、扩行距、缩株距”等核心技术,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艺师卢军帅说:“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对玉米和大豆的品种、施肥技术、病虫防治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技术措施,采用的是‘2+3’种植模式,即2行玉米,3行大豆,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行距30厘米,大豆到玉米之间的距离是70厘米,这样套种收成更高,使玉米和大豆都达到丰产的目的。”
白银润丰泽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流转了1200余亩土地,全部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负责人贝兴社对新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充满了期待。他说:“农业技术员指导我们种植,让我们很踏实,用他们指导的方式种植,同样的土地能实现更大的效益,希望今年是个丰收年。”
平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周步宁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克服了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田间配置不合理、难以机械化、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粮油作物种植效益,促进了大豆、玉米产量质量‘双提升’。”
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平川区打破传统玉米大豆常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包抓指导小组,将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镇村,落实到田间地块,进行统一指导种植,确保种植过程中不走弯路。同时,区上安排项目资金100万元予以扶持。
清明已过,天气渐暖,正值西甜瓜种植的黄金时期。连日来,广大瓜农们纷纷投入人力和机械设备种植西甜瓜,田野里一派“人勤春早种瓜忙”的繁忙景象。
在宝积镇窎沟村西甜瓜种植基地,周禄正和村民们一起开沟、起垄、放瓜子、覆膜。今年是周禄种西甜瓜的第十四个年头。他说:“西甜瓜是我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两年瓜的价格比较好,今年我打算种10亩西瓜,现在已经种了4亩,时间不等人,邻居和亲戚都过来帮忙种瓜,希望今年也有个好收成。”
在离周禄种瓜地的不远处,赵生花也在忙着种瓜。她家也靠着种西甜瓜走上了致富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赵生花说:“去年种了九亩,西瓜价格好,收入了5万元。希望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
今年,该区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5.84万亩,其中小麦3.95万亩、玉米12.09万亩、马铃薯5.2万亩,其他小杂粮农作物4.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西甜瓜1.33万亩。抢农时、兴产业、稳经济,一首春耕生产的“交响乐”已经响彻平川大地,丰收的希望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生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黎明)4月13日,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白银市生态建设工作推进会举行。市领导杜健棠、冯汉颋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