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心头 日子有奔头 平川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本报记者 马军华
扫房子、擦玻璃、办年货、剪窗花、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
“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年夜饭一年比一年丰盛,我们也过上了向往的幸福年。”家住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村民陶兴香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她搬进新房后的第三个春节。
春节还未到,神木头村已是处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透着浓浓的年味。
迎着冬日暖阳,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聊天,唠家常,看谁家置办的年货更丰富。瞧!一幢幢二层“小洋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整洁的马路宽敞平坦,村庄美如画,邻里一家亲。这正是平川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搬进新房子 迎接新生活
直到2019年搬入新房,陶兴香夫妇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种生活——告别了破旧的土房,住上了崭新的“小洋房”,这个冬天有小锅炉取暖,再也不挨冻了。
沙发、电视柜、茶几等整齐摆放,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谈起现在的日子,陶兴香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陶兴香说:“以前是土房子、土院子、土厕所,生活条件差。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我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到新房子后,环境整洁了,卫生也干净了,孩子上学也近了,小区里超市、卫生室、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跟以前比,现在的生活别提有多幸福了。”
平川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通过“挪穷窝”,让搬迁群众搬出大山喜迎新生活,并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当起上班族 钱包也要鼓
见到神木头村村民牛田宝时,他正藜麦生产车间忙碌着。只见全自动的藜麦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经过清洗、去石、脱皮、筛选、色选等一系列工序后,牛田宝和工人们将加工好的藜麦进行流水线定量装袋打包,一件件精装农产品快速“出炉”。牛宝田除了自己种植藜麦外,还在藜麦产业园务工。牛宝田说:“去年我种了10亩藜麦,收成2万来斤,全部交到了加工厂。农闲时,在这里务工,一个月能挣2千元,收入还是不错的。春节临近,藜麦的销量倍增,我们也是加班加点的生产,一天能生产2000余斤。”
发展产业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受益面,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平川区积极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安置点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特色养殖业以及小杂粮种植等特色农业,大力推广“合作社+微产业园+农户+订单”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变“输血”为“造血”。
吃饱穿暖后 精气神更足
文化广场上,欢庆的秧歌扭起来,欢腾的龙狮舞起来,欢乐的旱船跑起来。喧天的锣鼓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大家都练得满头大汗,可一刻也不停歇,为喜迎新春佳节做足了准备。
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群众,以各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丰富着各自的生活内容。耍社火是平川人民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热闹的社火寄托着来年一切风调雨顺的祈愿,也昭示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提起村民们的变化,社火队队长王齐昭深有感触地说:“没有搬来之前,一到农闲时间,只能看电视,或东家串串、西家走走,现在有了文化广场,可以跳舞、锻炼身体,文化广场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生活环境优化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高了。这不,一说排练春节节目,村民们的兴致都很高涨,抢着来参加呢!”
你看,不远处,欢快的孩子们围着健身器材玩耍,欢笑声、叫喊声此起彼伏……
新的一年,陶正香高兴的是搬进新房子后,有了新的生活;新的一年,牛田宝高兴的是当起了上班族,钱包更鼓了;新的一年,王齐昭高兴的是村子越来越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伙的精神气更足了。这,就是他们向往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图为基地训练的场景。图为国家集训队队员在基地训练。图为训练基地一角。图为国家集训队队员在基地餐厅就餐。图为国网白...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