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本报讯 (记者杨涛)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是否做到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白银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一些老旧小区不仅垃圾减量,而且居住环境实现提升,实现了环境卫生和垃圾减量双赢局面。
早晨7时许,家住市区东山路一老旧小区的吴女士手提三四袋垃圾来到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收集驿站。只见,她熟练地将左手的两袋垃圾投放到黑色的“可回收垃圾”桶,右手的厨余垃圾经过破袋后,再把塑料袋扔进黑桶内。吴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该小区不少居民都已经养成了习惯,家里分好类、定点精准投。
“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区环境提升了,居民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了。”采访中,吴女士点赞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发挥联动效应,带动老旧小区环境全面提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吴女士居住的老旧小区没有设置生活垃圾收集驿站时,小区每个楼梯口都设了垃圾桶。不仅垃圾桶占用个数多,由于垃圾不分类,每天产生的垃圾又脏又乱。再加上有些居民环保意识不足,经常随处乱丢垃圾,常会出现垃圾收运不及时、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
2020年8月,该小区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驿站,并试行摆桶定时定点投放。刚开始,居民们的抵触情绪强烈。因为属于老旧小区,一些住户都上了年纪,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弱。社区便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耐心解释,居民们逐渐接受。
该小区居民孙先生说,小区内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驿站后,他特意买了两个新垃圾桶。“我家原来只有一个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面装,现在又买了两个——一个装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一个装饮料瓶、啤酒瓶等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装扫地扫出来的灰尘杂物等其他垃圾。”孙先生说,现在国家倡导垃圾分类,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所以他要积极响应,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白银作出一份贡献。
新闻推荐
近日,市委讲师团原团长孟庆焜教授在白银区疾控中心会议室为白银区工农路街道工农路社区、白银棉纺织公司、白银区疾控中心...
白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