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旧貌换新颜 居民幸福感满满

白银晚报 2020-08-10 08:54 大字

本报讯 (记者乔斌)排水畅了,绿地多了,房屋暖了,设施新了,小区越来越美了……几年来,随着白银市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加大投入,让生活在老旧小区里的居民们安居乐业,幸福感“爆棚”。

记者了解到,白银市老旧房屋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房屋本体、配套设施、小区环境、服务设施等。同时,根据老旧小区实际和居民意愿进行了调整完善,满足了不同小区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改造彻底 小区居民不再害怕下大雨

看着手机里接收到的雷电暴雨预警信息,白银区人民路街道人民路社区主任狄维娟不再像以往那样担忧。“从去年开始,小区进行了第二次改造,除了环境美化,还重点改造了老化的排水管道,以往‘逢雨必涝’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狄维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改造已经到了收尾阶段,除了重建排水系统,还对小区景观、绿地进行了提升,包括居民关心的休闲广场、休息长廊,一些健身器材也得到了更新,车位重新进行了规划。现在小区环境更美,更加整洁有序。”

同样对下大雨不再担忧的还有30年楼龄的铝厂福利区小区。小区因房屋老旧、屋顶漏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改造重新做双层防水,使用年限延长至少10年。

问需于民小区居民全程参与不做看客

公园路街道胜利街社区主任王平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改造过程中,并不是施工单位一言堂,而是充分问需于民,居民的参与度很高。“居民们随时发现问题都会与社区网格员沟通,社区再将这些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尽快解决。”

记者了解到,几年来,白银市的老旧小区改造特别注重发挥街道社区主体作用和群众参与作用。街道社区负责本小区的组织发动、问需于民,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做主人、不做看客”。

改造前,充分尊重居民需求。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见。意见征求的方式也灵活多样,由以前“致居民的一封信”“座谈会”等做法发展到采用微信、QQ群等信息化方式,让居民更快、更好、更直接地参与到改造中来。每个改造点位成立了居民监督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聘请至少两名小区内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监督改造质量,改造后,采取“民意验收”制度,做好民生工程。

据了解,白银市要求各区在改造过程中根据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造内容,实现了“一个小区一张设计图纸”。科学安排施工,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确保一次性开挖完成所有工程,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当前和今后生活的影响。同时,按照“改造一个、管好一个”的原则,明确要积极构建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1+1+N”旧住宅区综合管理工作格局,坚决避免“前治后乱”。

新闻推荐

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共创美好文明白银

李琴琴新闻背景——8月6日上午,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白银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区人民广场...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