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 白银区公园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见闻本报记者 李艳

白银日报 2020-07-27 07:54 大字

漂亮的楼体外观,整齐明亮的窗户,平整笔直的道路,绿树红花在风中微微摇曳,幸福洋溢在每个居民的脸上。这是记者近日走访白银区公园路街道银光社区新华小区看到的情景。

然而,银光厂退休职工王玉冬和老伴黄德林的追忆中,这里原本的样子令人咋舌。新华小区建成于1992年底,小区里的原住户绝大多数都是银光厂的职工。因为配套设施落后,缺少物业管理,道路破损、雨污不通、管线老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居住环境每况愈下,污水四溢、道路不平、垃圾连片等问题一度让居民苦不堪言。小区从当时令人青睐的“宝地”变成了既影响居民生活也影响城市形象的“贫民窟”,被人称为外围楼。

作为新华小区首批住户,王玉冬夫妇说起原来的居住情况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道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真是没处放脚,楼房之间的绿化带成了私人菜园,冒出地面一米多高的烂尾小房就是私人储物间,墙皮脱落、基础老化,整个小区看起来破烂不堪。”

破败的老旧小区,不仅是困扰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老旧小区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给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少困难。在白银区,像新华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多达100个,涉及5万多户居民。2018年4月,根据国家实施“三供一业”移交改造项目,白银区政府对辖区内的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上下水主管网、采暖系统主管网等进行整体改造,并为其配备标准化基本物业服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后,通过粉刷墙体、重修道路、绿化环境、修建广场等,让本来破旧不堪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随着老旧小区“微改造”常态化推进,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犹如重新梳洗换装一般,悄然进行着美丽蜕变,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三供一业”移交改造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在改造开始之前,银光路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和居民沟通,充分了解了大家的意见建议。“小区改造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造后对这些老楼进行了合理划分,才有了现在的新华小区,整个小区现服务楼房28栋,涉及1302户住户。”银光路社区党委副书记乃桂红说。

改造前,小区环境差,导致很多住户都把房子空置或者出租。改造后,新华小区内的烂尾小房已全部被拆除,让出公共区域,合理设置停车位、垃圾箱,粉刷小区外墙,疏通下水道,完善休闲娱乐设施,绿化小区环境等,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洁净美’,小区内也亮起了灯,安装了摄像头,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现在整个小区的环境好了,夏日里,下午我和老伴就在院子里纳凉,欣赏楼房周围的花花草草;晚饭后,老伴约上几位球友,一起打乒乓球,我就在广场里跳舞健身,生活很知足。”黄德林老人说。

小区内环境变好了,老楼外表也实现了华丽变身,那么楼房内的环境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和期待,记者走进了王玉冬老人家里。走进老人新装修的房子里,合理的装修设计,摆放有序的家具家电,让这套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焕然一新,夕阳透过干净明亮的窗子照射在沙发上,一切显得格外温馨。

“趁着小区改造这个机会,我们把老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套新房。”王玉冬老人笑着为记者介绍着家里的装修,眼里闪动着幸福的光芒。“大儿子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家,这套房子准备让二儿子住,我们老两口在这个小区内还有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知足得很,很感谢党和政府时时刻刻牵挂着群众,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王玉冬老人说。

新闻推荐

白银交警大队深入开展“五个一”进驾校活动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7月21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推进文明交通进驾校活动,切实增强驾校学员的法制观念和文明交通意识,从源头上预...

白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