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农家“发小”携手养猪致富本报记者 周益平 贵富堂 吴秀娟

白银日报 2020-07-07 08:44 大字

7月1日,平川区复兴乡李沟村。海拔1900多米的山川里,一个养猪场大棚内,种猪正在悠闲地休憩……这是一个寻常的养猪场,背后却承载着五名年过半百的农家“发小”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2019年年底,李沟村村民何志军经过深思熟虑,和同村的宋治勇等其他4人共同出资,于今年3月成立德行天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猪。

自立自强,努力使生活过得更好,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7月1日中午,记者在德行天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了何志军和他的伙伴。刚打扫完猪舍的何志军手拿扫把,热情地欢迎记者参观他们的养猪场。两山夹一川的地貌,山区二阴天的气候为发展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何志军指着眼前的3座温室养殖大棚告诉记者,经过生活的磨砺,他和同伴都深知要改变贫穷的面貌,还得靠自己。

何志军有这样的认识,还要从饱尝生活艰辛的人生说起。今年50岁的何志军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前除了守着二三十亩的旱田,就只能靠着打工养家糊口。面对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如何改变生活现状,一直萦绕在何志军的心头。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伴随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2014年,何志军被纳入了建档立卡户,随后易地扶贫搬迁到了平川城区,并于2019年脱了贫。现在,何志军一家住进了新房,这也让他回乡发展致富产业没有了后顾之忧。德行天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引进了30头品种优良的母猪,预计今年10月初,就能繁育出“猪娃”。何志军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只要把“猪娃”育肥至出栏重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计算,一头能卖3000至4000元,收入还是不错的。何志军向记者介绍,按照养殖场的设计规模,3座养殖大棚,每座350平方米,总共能容纳200多头猪,只要稳步扩大规模,最终能形成规模效益。

合作伙伴宋治勇非常赞同他的话。略显腼腆的宋治勇望着眼前的养殖基地,也向记者讲述了他为何如此坚定走养殖道路的心声。(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新白银”客户端上线

本报白银7月6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陈泳)今天上午,白银市融媒体中心“新白银”客户端正式上线,这标志着白银市媒体融合发...

白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