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新市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这里住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5月8日下午,当记者走进白银区易地搬迁安置点银馨家园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不仅有休闲的长廊、凉亭,还有产业园区、商业街、超市,有学校、医院,有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处处充满着现代化都市生活气息。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改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近几年来,白银区结合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将武川乡、强湾乡、四龙镇、水川镇、王岘镇5个乡镇45个村的1082户3601人安置到了银馨家园、锦华苑两个小区。
2018年7月,家在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的张焕平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银馨家园小区,住进了一套50多平米的宽敞明亮的楼房。从此,这位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上了好日子。
“老家住的房子快30年了,地基已经塌陷,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里老人一直生病,孩子又要上学,无人外出打工,经济十分紧张,仅靠丈夫种几亩玉米维持生计。”今年42岁的张焕平说。
“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我兴奋得几天都没睡好觉,像是在做梦。”回想起当时交房拿钥匙的情景,张焕平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以前在农村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平时用水都要提前储存。没有天然气,冬天又冷,生火做饭最少两小时。现在水、电、天然气齐全,楼下就有超市、菜店,生活非常方便,半个小时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好了。”
告别土坯房,住上新楼房,改变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更是群众生产生活、脱贫致富的观念。
为了让搬迁群众安家又“安心”,银馨家园配套建设学校、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并投入使用。同时,依托企业用工、园区务工、扶贫车间、扶贫就业一条街、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有事做、有钱赚,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张焕平得到了一份公益性岗位工作,在银馨家园里的银西产业园区工作,负责小区里的绿化。每月,她扣除社保能领1250元,周末还双休。在小区负责人的帮助下,她的丈夫现在市里一家房地产工地上班,家里又多了一份经济收入。
张焕平说,搬迁还解决了她的孩子上学远的问题。以前,因为村子学生少,孩子要到别村去上学。每天早晨要早早起来陪孩子等校车,错过了校车,就得走一个小时的路,遇到雨雪天气路况更是犯难。现在学校离家近,上学还有补贴。
“你看,这是我女儿得的奖状。之前在农村上学,孩子成绩不好,现在环境好了,孩子明显爱学习了,来这上学一年就得奖状了。”张焕平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城市是我家,安全靠大家。为充分调动广大交通参与者参与交通管理工作和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的积极性,监督和震...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