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瘫痪在床多年 护工赫崇岭无偿照料 一份不忍撕毁的“护理协约”
赫崇岭为老人“喂食”
因缘而识,却能不计报酬,不离不弃精心照护。将近5年的时间,白银市58岁的男护工赫崇岭,不仅每天要为瘫卧在床的王晓杰老人买菜、做饭、喂食、擦洗,而且随时还要洗衣洗被,清理家庭卫生,关键时刻,还得送老人去医院进行救治。“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如果没有赫崇岭,老人早就没了。”赫崇岭“无偿履约”暖心照料老人的善举感动了所有知情人。
瘫痪老人吃饭只能靠鼻饲
4月12日下午,乘着周末暖阳,许多赋闲在家的人们或选择在附近的广场休闲散步,或选择去就近的公园踏青赏春,而在位于白银市银光路南端一幢老楼中,58岁的护工赫崇岭却正钻在狭窄暗黑的厨房里煮着虾仁。
他今天是要为护理的对象王晓杰老人做一碗虾仁粥。待大虾彻底煮熟捞出后,他又将虾仁和一些准备好的食材放进破碎机中进行反复破碎,直到确定“合格”为止。“她现在失去吞咽功能,只能通过鼻吸管进食,每次破碎都需要5至10分钟左右,食物破碎不合格,病人容易出问题。”赫崇岭说。
“老太太,来,喂饭了!”听到赫崇岭的招呼声,躺在窗户边晒着午后阳光的王晓杰老人依然“纹丝不动”,只有睁着的眼睛和喉咙里发出的一道轻微的声音说明她还有所“反应”。
赫崇岭慢慢地将虾仁粥通过针管一支支地注入到鼻吸管,看着食物缓缓进入到老人的食管、胃里,完成了今天的又一顿喂食。
1500元的护理费只领了半年
喂食结束,清洗完餐具后,赫崇岭又拿出晾干的被子被套开始套装、缝合。对于有王晓杰这样一个全瘫病人存在的房子来说,能把屋子里的空气持续保持得没有异味,确实需要一定的辛苦与努力。“她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我每天只能不断地清洗更换衣物、床单、被套,不然味道很重。”
2014年,赫崇岭退休后干起了护工。2015年10月,赫崇岭开始为当时身患癌症的王晓杰的丈夫进行护理。虽然前后护理了仅半个多月,但赫崇岭从照顾老人一直到老人去世,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给王晓杰留下了好的印象。后来,王晓杰患上了轻微的抑郁症,此时,赫崇岭又来到老人身边,承担起照护老人的义务。老人每个月有3200元左右的退休金,按照当初约定,每月支付给赫崇岭护理费1500元。然而谁能想到,仅在领取了半年的护理费后,2016年下半年,老人突发脑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从此,赫崇岭毅然开始义务照料王晓杰,多年来从未中断!
义务照料老人不放弃
几年来,为了保证老人营养能跟得上,赫崇岭还经常在自己每月1700多元的退休金中拿出钱来贴补。王晓杰每个月有3200元左右的退休金,除了药钱和购买纸尿垫等护理用品外,剩余1000余元主要用于生活的水、电、米、面、油等。不精打细算,根本不够开支,赫崇岭不仅没有护理费,遇到老人病重住院时,他还要四处找人借支周转。赫崇岭说,老人唯一的女儿现在在外地也联系不到。有时候,周围的热心人士也会接济一点,老人所在的社区、单位也会救助一些。
这些年,赫崇岭不仅领不到相应的护理报酬,而且还要自己拿钱出来满足老人的日常所需。按照当下的市场行情,像他这样的护理,每月护理费用都在6000元左右。但赫崇岭自己却认为,这是自己与老人之间存续的一种不能单方面“撕毁”的护理协约。像老人这样全瘫的病患,也没有哪一家敬老院愿意收留。即便能送到敬老院,自己也过不去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我会继续坚持照护下去,有我在一天,尽量让老太太多活一天,度一个舒适安心的晚年。”赫崇岭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万盈文/图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樱”你而来。随着清明节的到来,白银市通往白银区水川镇湿地公园途中的十里樱花长廊也悄然“开放”。4月8日,记者...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