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重生 帅气逆行 白银市一名抗疫志愿者的“战斗”笔记

白银晚报 2020-02-18 08:22 大字

工作中的郭青宇。本报记者 杨涛 摄

抗疫路上,有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戴着志愿者袖标,走街串巷地播放着宣传音频,风雨无阻的在服务点值守,年轻稚嫩的脸庞上偶尔露出一抹害羞的微笑。今年22岁的郭青宇是土生土长的白银人,也是一名大学生,还是一名抗疫志愿者。近日,他联系到了记者,讲述了他做抗疫志愿服务的故事。

郭青宇在大学期间是班级团支书,喜欢骑行。2019年12月8日,他的身份又多了一个,而这个身份让他平凡的生活充满了力量,这就是抗疫志愿者。“我参加过很多类型的志愿者,只有这次我考虑了很久,才下定决心以志愿者的身份去对抗这次疫情。”郭青宇说,当他第一次穿上抗疫志愿者的马甲,他的肩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

郭青宇说,2020年1月27日,当他递交了志愿者申请不到1小时的时间,就接到了街道防疫小组的电话,他被安排在了一线防疫小组。“接起电话的那一刻,心中升起的是对疫情未知的害怕,但更多的是对志愿者神圣职责的向往。”他说,挂断电话,他戴上口罩便奔赴工作单位。那是一个不到300平方米的社区防疫单位,小组的成员都是年长的阿姨们,电话声,键盘声,疾步声,像一场振奋人心的交响乐,他见到的第一个人是社区张书记,“书记向大家简单的介绍我后,便把我安排在了疫区返回人员登记的岗位上,由王主任手把手教我文件的正确填写方式,王主任是一位孕期快满的精干女人,工作时,她话语铿锵,眼神坚定,一丝不苟。当我接过王主任递给我的文件后,我便开始忙碌的工作,看着名单上陌生的姓名,心头涌上了暗中保护他们的欲望,一定不能有一丝差错,一定不能有一丝差错。”

郭青宇告诉记者,耳边是不断地电话铃声,急促的脚步声,整理物资的杂乱声,可他的心里却无比冷静,“当我完成手头的工作,活动僵硬的脖子时,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放在我右手边,我抬头望去,那是一个和蔼的面孔,‘吃,小伙子’,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她便奔向了电话,她是王阿姨,防疫小组的开心果,她恰到好处地调侃,成了完成巨大工作量后的放松。过了一会楼道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个干练的声音传到办公室内,只见一个短发的阿姨急匆匆地一边询问工作进程,一边跑向办公室,在短短的20米内她询问着大量的信息,张书记向她简短地介绍了我,这位阿姨对我竖了一个大拇指,好好干!”

“那一刻是那么的短暂,又是那么的鼓舞人心,她是张主任,主要负责疫情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又过了一阵两名满头大汗的人跑进了办公室,一名是樊姐,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姐姐,一位准妈妈。另一名是雷厉风行的关阿姨。工作室此时此刻在我眼中像一座万人的篮球场,如此震撼,如此感动。也许中国在世界取得的各项成绩让我为之流泪,为之自豪,但在这办公室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坚不可摧,不容侵犯!”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每当清晨睁开双眼,看着自己的城市没有感染者的消息,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当我刚刚适应了工作强度,疫情却发生了变化,1月29日,我的城市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办公室的气氛却很压抑,每个人脸上夹杂着自责,不安,但丝毫不减战胜疫情的坚定。现在的我不单是检测员,还是接线员,是搬运工,是司机,更是一名义无反顾的志愿者。我相信在中国有着一个个像我一样,不畏风险,勇往直前的逆行者。”郭青宇说。

郭青宇在笔记中写道:“这是一场持久战,可怕的不是疫情,在严峻的情况下,人性浮出了水面,在工作时,我接了许许多多电话,谩骂,冷嘲热讽,不理解,让我倍感压力,我也是个有血性的男人,可电话那头是自己守护的同胞,在这些电话中也有让人心头一暖的瞬间,‘加油’‘辛苦了’,有时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让人充满力量。这些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在我眼里都是英雄,希望他们一定保护好自己。”

郭青宇说,他是一名疫情志愿者,他在守护自己的城市,他在逆行,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战役还在继续,故事还在继续,春天要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很庆幸,万物重生帅气逆行,怀揣着诚恳与梦想,告诉世界何为勇敢。

新闻推荐

白银区免费发放消毒液

本报讯(记者杨涛)“家里没有买到消毒液,挺着急的,听说城区今天免费发放消毒液,我就早早过来排队。”2月15日上午,家住市区大什...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