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竞开双拥花 白银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纪实本报记者 施耀花

白银日报 2019-11-12 09:16 大字

这是一方浸染红色基因的热土,这里凝聚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磅礴力量。

岁月如卷,正道沧桑。战争岁月,这里上演过“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和平年代,这里绵延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新篇。在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四连冠后,白银,这座的城市又开启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新局面,谱写了双拥工作的新篇章。

合力推进,双拥机制更加健全

市委、市政府、白银军分区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白银经济转型发展的政治任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部队建设整体规划以及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市委常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驻银部队建设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建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白银军分区首长亲自挂帅的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将35个市直部门和4个在银企业纳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了从“地方到部队,从协调机构到成员单位,从领导到基层”的双拥工作网络。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军政联动合力抓的工作机制,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贯通、军地相连、条块结合、权责明确”具有白银特色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春风化雨,宣传教育滋润心田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针对新时代双拥工作特点,多形式、分层次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宣传载体,呈现出了教育平台广覆盖、宣传形式多维度、实践活动重实效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全市4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国防教育基地和会宁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主阵地功能,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时机,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开展悬挂光荣牌、送立功受奖喜报和慰问信活动,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良好风尚。

凝心聚力,双拥亮点层出不穷

市委、市政府倾力服务驻银部队备战打仗,建立拥军支前协调机制,配合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等军事任务。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共投入2700多万元积极配合驻军部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官兵物质文化生活。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400多万元,实施人武系统和武警部队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训练基地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程、通往营区道路新建和硬化工程,无偿提供土地1000多亩,支持武警白银反恐训练基地建设。在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医疗方面,深入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千方百计为部队、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

传承挖掘,红色文化喜结硕果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革命圣地,西路军的组建地、红军西征的出征地、西北抗日力量的汇合地……市委、市政府立足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底蕴,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以“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和红色传统”为引领,举办“庆祝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庆八一联欢晚会”等红色文艺演出;组织甘肃词曲作家举办“放歌会师楼”红色歌曲创作笔会,创作以双拥为主题的红色词曲77首;摄制完成反映红军游击队长、原景电工程总指挥李培福事迹的影片《面向群众》《淬火成刚》《大会师》等;组织编写出版发行《西路军在景泰》《冬青沟历史不能遗忘》《红军会师故事集》和大型宣传画册《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会宁》等作品,通过每年开展的“烈士纪念日”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发放、慰问活动,使双拥文化元素得到有力彰显。(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白银矿山公园与矿冶学院联合开展2019冬季“创城”志愿活动本报记者 杨涛 文/图

图为志愿者代表带领全体志愿者宣誓并进行了表态发言。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白银市成功创建...

白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