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 借景生钱全域旅游奔小康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9-19 00:53 大字

本报记者胡旺弟

8月16日,天刚蒙蒙亮,水川镇“花村·顾家善”曾家大院的主人曾发财和媳妇就开始忙起来了。洒扫院落、擦拭桌椅,去自己的菜地里摘菜,准备迎接来农家乐吃饭的游客。

其时正值暑假,带孩子来游玩的人不少。所以农家乐比较忙,当然收益也不错。

以前曾发财在城区跑运输。跑运输不仅辛苦,而且十天半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和两个孩子都生疏了。前年开始,响应政府的号召,曾发财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不仅能赚钱,还能天天和家人在一起,经营、务农两不误。“旅游旺季每天能接待200多人,平均每月营业额上万元,守着庄户院就能奔小康。”

像曾发财这样借“景”生“钱”的事例在白银区已经不是个案。白银区以乡村旅游景区和特色优势为依托,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或从事旅游经营服务、旅游商品销售,作坊、花卉、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美丽经济在白银区多点开花,形成了“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扶贫模式。以水川镇大川渡村西遇部落、强湾乡强湾村花田人家为代表的一批民宿客栈直接和间接促进周边农民就业200余人,带动周边土特产、小吃等旅游经营点14个;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入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带动160户贫困户520人从事蔬菜种植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超过1.2万人。

白银区把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出路。立足区情、乡情、村情实际,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工程,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扶贫体系。以休闲旅游为支撑,用足用活“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措施,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绿色发展之路。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实施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双轮驱动。全域旅游发展承载力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白银区累计发展农家乐171户,带动就业410人,实现旅游脱贫225人。2018年,白银区接待游客3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1亿元。

同时,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突出文化民俗、休闲体验、生态观光、康养康疗等特色,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乡村景点“串珠成链”,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集中打造了花村·顾家善、水村·大川渡、桃园·罗家湾、石村·萱帽塔、乡坊·强湾村、大坪·农业园六个各具特色的旅游精品工程,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改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资1.78亿元,完成乡村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工作;建成8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3个市级7个区级示范村和37个环境整洁村。

作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2014年,白银区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256户7399人,贫困发生率10.8%。通过五年的努力,累计脱贫2068户6783人,剩余贫困人口242户68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2%。2017年白银区7个贫困村(强湾乡西沟村、川口村、月亮湾村和武川乡崖渠村、新安村、武川村、中山村)贫困退出20项指标均已达标,实现全部整体退出。根据《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规定,经区级自查、市级初验、省直行业部门验收,白银区贫困县退出7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出目标值。2018年8月,迎接了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10月10日,省政府宣布白银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奖”。

下一步,白银区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巩固提升已建成的省市示范村、精品特色村、美丽宜居村、美丽达标村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兰白后花园、全省乡村旅游目的地,突出自身特色,做好“旅游+”文章,持续提升“六朵金花”和大坪田园综合体,每年建成2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新闻推荐

西北师大与白银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1日,西北师范大学与白银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战略决策咨询、规划编制、重大项目论证、特色产业开发、...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