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春潮逐浪高 白银区推动项目建设纪实特约通讯员 李国文

白银日报 2019-04-01 09:26 大字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铜城大地处处活力迸发。在白银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

2019年,白银区以新建项目集中开工、续建项目集中复工为发力点,以解决制约新建项目开工的审批、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重点,着力实施“三个一批”行动(集中开工一批新建项目,全力加快一批续建项目,重点推进一批前期项目),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12亿元,增长9%以上,以项目建设突破带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按下“快捷键”

白银区今年重点围绕“让群众出行更便利、生活更舒适”,以“三城同创”为抓手,统筹推进市政道路、供热供气、广场公园、城市绿化、水系建设和门户整治,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三供一业”维修改造,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以“连通环路、打通断头路、拓宽半幅路”为目标,新建和改造提升13条市政道路、建设大十字过街天桥。全面实施20个片区1492栋职工家属楼“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积极推进商业住宅小区项目建设,满足各类群体住房需求。城市管理方面,全面推广“街巷长制”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拆违治乱专项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城区“八乱”行为治理,计划完成22个片区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维修改造,涉及楼栋1051栋,惠及10余万居民,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弥补差距短板,提升城市品位。

工业项目启动“加速器”

白银区牢固树立工业兴区的发展理念,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深入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推进行动,推动产业、生态融合发展。按照“去旧、转型、融合”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重点依托白银公司、银光公司持续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依托银西生态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做强新型建材产业,增强工业新动能。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三区联动”“三产协同”“三生融合”,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市首善之区建设。

农业项目搭上“顺风车”

白银区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实施农业种植性结构调整,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持续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链。通过加强农村道路、污水处理、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养老养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以水川湿地公园为重点,依托乡村旅游“六朵金花”,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加快康养小镇建设。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突出生态宜居,计划建成2个省级、1个市级美丽乡村。加快推进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郊野段23公里河道整治、景观打造、漫道修建同步推进,预计年内基础、漫道全线贯通,同时完成城区1.5公里试验段基础建设。

民生项目驶入“快车道”

民生连着民心。白银区聚焦“人民生活要幸福”,着力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推进“一体化”办学、“强弱校牵手”、骨干教师交流,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加快推动医联体建设,村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计划新建40座健康营养小屋,积极创建“全国慢病防控示范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引进社会资本新建养老机构,新建2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网点,依托白银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积极推进“健康白银”建设常态化。

一波接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正涌动在白银区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推动经济、改善民生的动力之源。如果说,项目建设是一颗颗种子,那么等这些种子生根发芽、长大成林,铜城大地定会春色满园!

新闻推荐

走访慰问困难户 点滴真情暖民心

白银讯雷锋,这个普通战士的名字是我们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学习雷锋”这一标志性、持久性的活动,在这个万物复苏的...

白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