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集体“钱袋子” 平川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特约通讯员 张世斌

白银日报 2019-03-19 09:06 大字

近年来,平川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硬指标和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探索落实各种扶持政策、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发展新模式等措施,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新路子,鼓起了村级集体的“钱袋子”。截至目前,该区共投入资金665.81万元,行政村全部建立党群创业互助会,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均达到10万元以上。

加大扶持破瓶颈

平川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精心制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开展党群创业互助活动的实施意见》,由村党支部牵头,按照农户“进出自愿、相互帮扶、资源共享、共同创业”的原则,在61个村建立党群创业互助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创新村企合作新模式,将党群创业互助基金投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通过量化收取托管费增加收入,每年按照不低于8%的比例保底分红。2018年实现集体分红3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区665.81万元党群创业互助基金,每年分红收益53.26万元,每个村平均收益0.87万元。大力开展“乡村能人”选育行动,打造3750余人的“乡村能人”队伍,实现乡土人才培育和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采取“党组织+”模式,组建技术指导、贷款协调、销售服务、水电保障等各类产业党组织210个,培养致富能手1000余名。

盘活资源激活力

该区建立健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引导各村、社区对集体所有的旧村部、校舍、厂房、房屋和不适宜耕种的田地、荒山、荒坡等闲置资源,积极整合、盘活,采取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黄峤镇马饮水村将闲置的四眼机井和蓄水塘坝承包给私人经营,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村集体收取承包费增加经济收入。共和镇毛卜拉村利用集体“四荒”地等资源,平整荒弃旱沙地1800亩,入股裕福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日光温室现代设施农业和低矮密植苹果树规模种植,从源头增强村级集体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党群联结、项目联办、资金联筹、生产联管、销售联营、利益联结和互联共推等办法,将资金、技术、人才等政策适度倾斜,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去年,新增规模养殖场12家,领办创办农村新型经济实体16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5个,致富产业带头人127人,明确主导产业67个。

创新发展增动力

该区充分依托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项目带动型、互助资金型、拓展合作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模式多样、优势互补、多元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复兴乡李沟村通过租赁农机具、提供农资信息服务收取服务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种田乡小川村入股润华西合作社,流转土地4500亩,发展藜麦、红花、文冠果、黑膜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产业,做足农业发展文章。宝积镇周家地村依托“城中村”优势,建设物资储备中心和农贸批发零售商铺,年收入260余万元。水泉镇、共和镇、种田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响泉村“十泉十美”陇上泉村、小黄湾古村落休闲度假、打拉池红色文化教育体验等产业,打响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了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去年该区累计旅游接待人数101.86万人,旅游收入6.39亿元。

新闻推荐

保护历史文化古迹需社会力量

□乔斌新闻背景——近日,白银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白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银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