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记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高秀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直坚信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人的道理;她是一位敢打敢拼的老太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她还是一位热心肠的“妈妈”,一次次用她温暖的爱心呵护着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她就是家住白银区武川乡崖渠村一社的高秀,她只是一位朴实的农村老太太。50年来,她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为人和善,热情好客。每当提起高秀,周围邻居对她和家人赞不绝口。
今年年初揭晓的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中,高秀和她的家庭榜上有名。
高秀向记者展示她亲手制作的荷包。
高秀和家人的合影。
高秀(前排右一)、刘翠(后排右一)合影。
高秀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想办法改变贫困家庭面貌
11月21日,记者慕名来到高秀的刺绣店铺,今年67岁的高秀看起来特别精神。得知记者的来意,高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表示都是一些小事情。
说起以前的生活,高秀对之前的事情都记忆犹新。她说,那时候生活太苦了,是生活令她和家人不得不想办法去奋斗。
多年前,16岁的高秀嫁到武川乡崖渠村韩家,当时婆家的条件并不好,贫困和饥饿一直困扰着他们。
直到今天,高秀依然清晰地记得,结婚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外面下着暴雨,她迷迷糊糊在睡梦中,突然听到“轰”的一声,他们住的窑洞屋顶塌了,万幸的是没人受伤。望着满炕的泥水和泥土,高秀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在的生活。
白天,高秀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只要有空闲,她就想办法琢磨能够致富的路子。
后来,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实行,她果断和丈夫承包了生产队的电磨和榨油机,开始为村里人磨面、榨油。这样,家里有了一定收入,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虽然相比以前,日子好了很多,但高秀并没有就此满足,她想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后来她又学习引进了一些鸡苗和小猪崽开始发展养殖业。老天总是眷顾每一个勤奋的人,高秀的养殖业慢慢越做越好,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红火起来。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高秀又发现了新的商机——生产饲料添加剂。1995年的春天,在家人的支持下,高秀申请注册了盈利宝石粉厂,员工主要是本村居家带孩子的妇女和一些残疾人。
盈利宝石粉厂的开办,让高秀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村里居家妇女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也有了收入,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直夸高秀有商业头脑。
三次救助落难“子女”
那时候的高秀,并没有因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自大,相反,她一直为人谦虚做事认真,对有困难的人总是第一个伸手相助。
一位11岁的宁夏小女孩刘翠(化名)因为各种原因被家人遗弃,无处可去的刘翠无意中来到了高秀家,高秀一见面就爱上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此后的2年时间里,高秀视刘翠如亲生女儿,细心照顾着这个苦命的孩子,刘翠也把高秀当作自己的母亲,整天“妈妈”长“妈妈”短地喊着。2年后,刘翠的父亲来到高秀家里,以给刘翠转户口为由,带走了刘翠,此后高秀就再没有刘翠的任何消息了。38年后,已嫁作人妇的刘翠终于找到了高秀这个让她无法忘却的“妈妈”。爱女心切的高秀还专门跟随刘翠到河南(刘翠的婆家)去,亲眼看了看“女儿”的幸福生活。现在,刘翠每年过年都会来白银看望高秀妈妈。
一位平凉小伙君君(化名)来到了武川打工,但到冬季时,因为工地停工,君君就过上了到处讨饭的日子。高秀便留下君君在家里吃饭,从此,君君一连在高秀家里过了4个年。“君君现在就在我们邻村安家生活,每年过年,君君首先来我家里看我,然后再去转老丈人家。君君这孩子非常懂事,平时总是对我嘘寒问暖的,很贴心。”高秀说。
在现在职专附近,一个满脸都是血的受伤男孩引起了恰好路过此处高秀的注意,看见这一情形的高秀二话没说抱起男孩就往医院跑,后来高秀接到厂里的电话,不得已离开了医院,忙完活的第二天,高秀还专门跑到医院去找受伤男孩,但因为当时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她没找到那个受伤的男孩,高秀为此还埋怨自己糊涂。8年后,小男孩的爷爷专门找到高秀并当面感谢了她。后来,小男孩一家人还专门接高秀去旅游了一趟。直到现在,小男孩一家人一直与高秀保持着联系。
“我的童年生活很苦,5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另一家生活,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高秀说,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童年经历,所以每次她看到那些无家可归或是走失的孩子时,她心里都很难过,就想着伸手去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
手工编织带动身边人就业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儿女也都各自成家立业了,高秀却还是闲不下来,67岁的她不忘初心,重拾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绣鞋垫、扎荷包、编拖鞋、做剪纸。
在位于市区武川小区旁边的店铺里,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看花了记者的眼睛,风景、动物、人物以及各种花花草草活灵活现,她也常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亲朋好友。“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快,村里爱好手工编织的妇女们都来找她学习手工编织,一时间,高秀家的炕头上、院子里,坐满了来学习手工编织的人。
2015年,在上级妇联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秀在武川新村社区成立了自己的妇女手工编织基地。
几年间,她先后培训了荷包制作学员300余人,拖鞋编织学员200余人,串珠学员100余人。在农闲时,每天都会有十多个学员来学习手工编织。她的手工作品不仅在市内展览评比中屡次获奖,在北京四方拍卖会和兰洽会展卖中都广受好评。
2017年妇女节前夕,高秀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武川乡残疾人举办了为期3天的手工编织公益培训班,受到众多残疾人的好评。“现在我这里还有好多学员,她们都是来学习手工制作的。”高秀说。
“老师,这个线头怎么不合适?”“姨,我这一针是不是走错了。”“哎呀,我这个花的圈是不是有点大?”在高秀的店铺里,对于学员们的每一个问题,高秀都会细心解答。
孝老爱亲是做人宗旨
作为儿媳,高秀对公婆尊敬有加,面对病重的公婆,她任劳任怨,吃喝穿戴样样都是精心准备。饭桌上,第一口菜总是夹给老人,逢年过节,不忘给老人置新衣、买肉买菜改善伙食。有时老人因为病痛的折磨,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高秀也总是低声细语,尽力宽慰。作为婆婆,高秀对待儿媳如同自己的亲闺女一般,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她也从不将就。在高秀看来,婆媳之间相处不要掖着藏着,有啥事及时说出来才能解决问题。据了解,儿媳也受高秀的影响,和高秀一起制作手工刺绣、剪纸等。
从当初的吃不饱饭到现在过上了好日子,这一路走来,高秀一直让爱心和孝心伴其左右。以前,生活艰辛,但勤劳贤惠的高秀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过,一直以来,她用柔弱的双手,努力营造着家庭的温馨和睦,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
高秀说,孝敬老人是人的本能,带领家人过上幸福生活,这是作为家长应该做的事。是啊!对于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妇女来说,她不会用语言深情地表达“人间大爱、无私奉献”,但她却用实际行动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这一切。
“家家有老人,家家有小孩,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家家都爱幼,社会就会更美好。”愿每一位铜城市民都能像高秀一样,献出全部孝心与爱心,为老年人安享晚年、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斌)近日,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公布,白银区第三小学光荣上榜。这也是白银市唯一一所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学校。据了解,这是该校继荣获2017年甘肃省文明单位后,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白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银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