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乡大棚草莓红群众笑开颜

张掖日报 2021-12-30 17:02 大字

本报记者 马岳荣

寒冬时节,在甘州区靖安乡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内的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架子上,无土栽培的草莓苗茁壮成长,枝叶间一颗颗红色的草莓“露出脑袋”,工人们来回穿梭,将符合采摘条件的草莓轻轻摘下。

甘肃青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华告诉记者,园区草莓采摘从11月开始,是园区的头一茬果,每天产量在100公斤到200公斤左右,主要销往售张掖本地市场,消费者比较喜欢新鲜的产品,基本上产品在本地就供不应求。

靖安乡利用合黎山下的荒滩地,依托张掖火电厂余热资源,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热问题,建成5万平方米的双拱薄膜现代化温室,既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可实现全年生产,又带动当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周边群众成为产业工人,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壮大了集体经济。采访中,靖安乡靖平村一社村民管玉红告诉记者,她在这里打工已经好几个月,以前一到冬天就闲了下来,现在有了这些大棚,自己有事可干,还能挣钱补贴家用,真正是一举两得。

目前,该园区种植10个草莓品种,以红颜、粉玉、白玉为主,采用高架无土栽培结合水肥一体化灌溉,使用斯里兰卡进口椰糠作为基质,水源经过多级过滤以及RO反渗透膜处理达到纯净水标准,通过灌溉进回液,数据分析调配灌溉肥料,实现精准施肥、高效供给。温室内的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包括帘幕、灌溉、加温、除湿等操作,全部由电脑控制达到最佳需求状态。

“前一段采摘了两间温室草莓,现在另外两间温室已经开始采摘,主要采取错峰种植,目前园区达到采摘峰值,每天有500公斤以上的草莓上市。到了春节,产量和用工量都将达到顶峰,预计每天产量1吨到1.5吨,每亩可达到4吨左右,产值900万元左右,用工从现在的10多人到40多人。”看着一串串红艳艳的草莓,刘卫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新闻推荐

当一首歌唱火一座城之后

(接1版)用“新花样”使文创产品进行年轻化焕新,打造“音乐+国潮”的文创新场景,引领了当地城市文创新消费。张陇堂说:“天府文...

靖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