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杰的“扶贫秘笈”让小村变了模样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4-11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李琴琴通讯员张强中

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三扶”队长,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帮助村上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使全村呈现出一派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大局和顺的喜人局面。他就是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新坪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王永杰。近日,记者来到了新坪村,一起看看让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王永杰是怎样“答题”的。

4月的靖远,万物复苏,萌芽初上。天刚蒙蒙亮,王永杰便早早起床,趁着丝丝凉意和村民在温室大棚中忙碌起来。王永杰所驻的新坪村是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重建省内异地安置村,共595户2891人,2018年认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9户2717人,贫困发生率达到94%,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

作为村上的当家人他深知,扶贫先要扶志,扶志的关键在于打破“坐等靠”思想。为尽快融入群众,王永杰组织开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只要有空,他就往贫困户家里跑,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驻村期间,他带动驻村干部帮助群众办理看病报销、上学助学、产业发展等方面实事600多件,村民们心里受到了极大触动。

“刚过来的时候啥都没干,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的王书记来到我们村上以后跟我们沟通了一下,说这边的蔬菜大棚好,我们经过考虑之后,务了个大棚,务下也好着呢,以后就尽量靠自己努力脱贫。”村民王双兄就是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的贫困户之一。目前,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他种植经营一个长达100米的黄瓜大棚,随着今年黄瓜价格一路走高,王双兄已经收入了四万多元,对彻底脱贫有了不一样的底气。

群众有了事儿干,有了经济收入,也就有了精气神。村民冯春霞自从在村上扶贫车间培训学习了手工制作后,就带领左邻右舍姐妹在家中创业,通过网络电商售卖手工制品。谈起以后的生活,冯春霞信心满满,“自从掌握了这门技术以后,多了一条赚钱的门路,对以后的脱贫有了更大的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永杰深知,要把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只有传授掌握一定的劳动发展技能,才能变“帮我脱贫”为“自我脱贫”。工作中,王永杰积极衔接邀请农技专家进村社开展产业培训和现场指导,分期、分批为农户讲授传递科学种养殖技术和致富经验。王永杰还推动开办了讲习所、妇女识字班、帮助农民“换思想”、“变观念”,并为村里184名高中贫困生争取到每人每年2000元助学金,帮助37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脱贫,产业是核心、是根本,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从源头治贫、拔掉穷根最有效的办法。王永杰担任村上帮扶队长以来,通过建强村上党支部,全面提升组织力,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把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三个结合”建立起从“输血”到“造血”质变的长效机制,让全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北湾镇新坪村村委会主任陈永红告诉记者,“我们村上的脱贫主导产业一个是黄瓜种植,这两年价格很好,很多打工的老百姓都愿意回来种大棚,另外我们村上还建成了一座标准化养殖场,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肉羊养殖,再一个我们打造岷漳庭院、花儿节等特色乡村旅游,前景都是很不错的。”

扶制让“暂时性扶贫”变成了“长效式扶贫”。经过王永杰一班人的努力,新坪村产业实现从无到有跨越发展,仅日光温室覆盖率将达到95%;2018年,村里自2015年搬迁以来首次脱贫45户、192人,村集体实现收入6.8万元,新坪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而他所在的新坪村帮扶工作队也在2017、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队,王永杰本人也获得了全省脱贫攻坚奖、先进帮扶队长等荣誉。

驻村两年间,王永杰带领扶贫工作队精心实施“三扶”模式,按照“主导产业强村,生态家园建村,转换思想富村”的发展思路,引导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用心绘制着一张乡村脱贫致富的发展蓝图。如今,新坪村村容村貌变样了,基础设施改善了,老百姓致富的目标明确了,脱贫奔小康的干劲更大了。行走在田间地头,一幅幅干群联手谋发展、共奔小康致富路的动人画卷,在和询春风的吹拂下正徐徐展开。

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有机统一的“三扶贫”工作模式带给新坪村群众的变化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村民从心底收获着希望、信心和鼓舞,在这里,我们也热心期盼和真心祝愿新坪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白银市扶贫办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江江)为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巡视整改落实落细落地,市扶贫办紧盯目标任务,规范...

靖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