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兴会走乌兰——甘肃省诗词学会诗人赴靖远、平川采风侧记本报记者 张江江 文/图

白银晚报 2018-07-12 09:58 大字

鱼龙山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一角。

东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角。

诗人们一行正在参观花儿新村·富坪村陇原巧手馆。

七月流火,连日的雨水冲走了夏日的炎热。

7月7日上午,位于中国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靖远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李葆国一行组成的甘肃省诗词学会成员,以及白银市诗词楹联协会成员、靖远县鹿鸣诗社成员,大家登高望远,依树听泉,重温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农村之变化,用切身的实际体验挥毫泼墨,尽情抒写一幅幅华丽诗篇。

两天的时间里,20余名诗人一路风尘,不辞辛劳,瞻仰虎豹口遗址,凭吊潘育龙、范振绪墓,题咏独石头,参观鱼龙山,访问移民村,驻足钟鼓楼,登高南华山,游览法泉寺,考察日光温室,前往响泉村……所到之处,一路揽胜,一路采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936年十月,红四方面军抵达河靖村虎豹口,在前有黄河天险阻隔,后有追兵的危机时刻,冒着敌人的炮火轰炸,驶木舟、战恶浪、浴血奋战,成功在虎豹口强渡黄河,踏上了西征艰苦又悲壮的革命历程。这一事件在靖远革命史上留下了惊心动魄、永载史册的一页。诗人们驱车一路沿着黄河西行来到遗址,或凭吊,或祭奠,以史诫勉,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军革命之精神。

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萧雨涵作《满江红·虎豹口》曰:

雁唳寒云,都辜负,东风消息。芦荡外,断崖收束,怒涛声急。红柳残枝多隼鹫,黄沙古渡无舟笠。看墟里,寥落几人家,添岑寂。多少事,空相忆。悲与恨,今同昔。向焉支此去,短亭长驿。问汝坟头谁祭奠?知他榻侧人惊惕。还休说,片片送飞花,如传檄。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李葆国作《靖远祭拜强渡黄河红军雕塑》曰:

旌魂如电剑凝威,壮士西行人未归。枪指阵云河可渡,雷摧刀影事焉非。抟花有泪祭孤勇,深揖无词叹式微。芦荻当年虎豹口,浪涛滚滚雨霏霏。

诗人田沐作《浣溪沙·参观虎豹口雕像》曰:

肃立河边祭墓碑,当年强渡壮军威。英雄史册永长垂。勇士飞舟驱虎豹,冲锋杀敌破重围。追怀往事暗伤悲!

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匡晖作《虎豹口感怀》曰:

万里长河沙浪行,源从霄汉势如鲸。

丰碑尽染英雄血,故事犹闻薪火声。

一代忠魂铸青史,九州新雨洒征程。

风骚更有昆仑继,渡口常怀别样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糜滩镇独石村赫然屹立着一“中流砥柱”——独石头,峭壁耸峙,方正如削,在鱼龙湖湖水的映衬下,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色彩。近年来,独石村重点以“一石一两渠一村庄、三纵三横四区一中心”为总体思路,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3A级特色旅游示范区,以旅游促经济,促发展。诗人一行成双结对,漫步在悠长的小道,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新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风情。

处此景象,有诗人作《戊戌五月廿四日省诗词学会克复吟长招至独石头赏石》曰:

嶙峋一石界天西,惹得骚人驻马蹄。

抱水田园连远岫,依山茅屋傍葵畦。

盈眸翠绕花千树,匝地浓阴柳半堤。

砥柱中流霄汉外,边防要路映霞霓。

诗人赵幼诚作《参观独石村》曰:

独石说牵连女娲,采风进水韵人家。午餐美一碟凉面,君慢用椒盐醋茶。尽兴可谈天说地,频繁切递送西瓜。村民皆热情含笑,耀眼者湖边葵花。

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阮莲芬作《长相思·黄河独石头》曰:

春水流,秋水流,一枕河床石梦幽。千年结蜃楼。

星月悠,岁月悠,渡口寻踪忆旧游。神驰向远陬。

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李蕴珠作《游靖远糜滩镇独石村》曰:

轻车驱古道,恍若到瀛洲。

花海乡心动,莲湖水韵柔。

孤标随大隐,独立砫中流。

难了补天梦,仍怀万里愁。

有人说,什么是诗人?诗人就是对生活的无限遐想。由地震从定西市岷漳两县移民到靖远富坪、新坪两新村的人们以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鼓足干劲,砥砺前行,开始了新的征程。两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陇源巧手馆、农特产品展示区、农家特色小院等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从农家院舍到羊肠小道,一步一换景,一景一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已经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点燃了希望的火种,诗人们赏风景、看变化,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感受生活的美好,用真切的话语表达最美好的祝福。

甘肃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王传明作《富坪岷漳移民新村》曰:

新村惊美丽,住户自岷漳。

当日辞灾土,如今庆小康。

琼楼连碧野,青瓦覆高墙。

老幼熙熙乐,他乡胜故乡。

法泉寺始建于公元352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3A级风景旅游区,位居靖远古八景之首,有“法泉地灵”之誉。法泉寺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寺。70余座石窟殿阁连置左右山崖,气势宏伟,1560余尊塑像,造型丰满,栩栩如生,2016年落成开光的五百罗汉堂,构图奇特,令人叹为观止。2013年仿黄鹤楼建造的紫霄阁,楼高五层,总高度35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登高眺望,法泉美景尽收眼底。诗人一行驱车前来时正好下起了小雨,郁郁苍苍的树木中更是让寺庙阁楼隐隐约约,颇有一番诗人笔下烟雨江南的朦胧美意。

在平川区响泉村,植被稀疏的茫茫群山中突然呈现出一番山势峥嵘、十泉奔涌、山水交错、林水相依、亭台相望、小桥流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生态美景。“风很平凡,如果吹在夏天;水很平凡,如果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诗意的美在这里成了真。

白银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张国柱作《游美丽乡村响泉(新韵)》曰:

长空经雨色橙鲜,骚客如云汇响泉。

田野铺金添喜气,曲街堆锦庆丰年。

谈今论古心襟阔,溯本追源眼界宽。

美丽乡村情欲醉,诗文歌咏唱平川。

一路前行,一路咏志。在采风结束之际,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作《靖远礼赞》曰:

陇上名城说靖远,大河浩浩走惊湍。

文明高古吴川画,丝路通达罗马盘。

骁将纷纭保家国,名流荟萃耀文坛。

飘香蔬果遍田野,美丽乡村黎庶安。

《平川礼赞》曰:

绚丽平川展画屏,千年古邑历峥嵘。

渡通欧亚鸇阴口,和合羌戎打拉城。

无尽能源匡世用,多姿瓷器益民生。

骚人揽胜翻新曲,丝路重兴更励程。

诗人萧雨涵作《彭泽读书台》曰:

烟雨茫苍处,浮屠出翠岚。

分岩成野径,濯月有清潭。

若欲行台阁,先当结草庵。

嚣尘因市远,青鸟可曾探?

甘肃省诗词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何义忠作《东湾大棚蔬菜基地》曰:

大棚连片驻春天,风雪奇寒亦枉然。

冬播连畦红辣满,秋栽满架黄瓜甜。

四时更有新品种,八节择优上网端。

毓秀东湾青菜绿,联营结社众家欢。

有诗人作《鹧鸪天·靖远东湾镇一瞥》曰:

三寸金莲趋式微,犁耙桌椅布章徽。床帏奇石值千百,拥脖耕头认一回。粘玉米,美甜醅,茶中枸杞枣玫瑰。农家可口酸汤面,洋芋笼蒸慢火煨。

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二十余名诗人登高而望远,依树而听泉,谈诗歌、论创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大家用诗歌的方式歌颂革命遗址、赞美大好河山,我们有理由相信靖远、平川将在诗人们的笔下增光添彩、源远流长,也必将名传千秋、流光溢彩,我们相约今天,更期待明天。

新闻推荐

白银举办岷漳情·花儿会

新开张的特色农家乐吸引游人兰州晚报讯(记者王万盈文/图)河畔泛舟,赏独石新韵;移民新村,听“花儿”相会。6月30日,随着白银市乡...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