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奔小康 靖远县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甘肃日报 2018-03-26 06:40 大字

靖远县技术人员为群众讲授育苗知识。本报通讯员宋秉棣

农科人员在东升镇开展果树修剪技能培训。本报通讯员张强中

靖远县妇联组织开展手工艺品培训。

靖远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本报通讯员宋秉棣

靖远县扶持“农”字号企业,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门路。

2017年,靖远县突出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实现脱贫1.6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6.42%下降到12.83%。

靖远县把今年作为开展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集中力量资源补齐短板弱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步伐,确保12个贫困村、1.8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勠力攻坚,凝聚起主动作为、奋发进取、创业实干的强大力量,在靖远大地上进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陈泳通讯员宋秉棣张强中

富民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3月,春暖花开。在靖远县北湾镇新坪村新建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村民陈想军正在自己的大棚内采摘黄瓜。

“种植蔬菜的效益的确很可观,这棚黄瓜已经摘了40多茬,每茬能摘150公斤左右,春节期间1斤能卖4块多钱哩!”陈想军乐呵呵地说,有了蔬菜大棚感觉日子有了奔头,心里也踏实多了。

陈想军是岷漳地震灾后重建异地安置区新坪村的贫困户。2017年年初,陈想军参加了县农牧局在东湾镇举办的蔬菜大棚种植培训班,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蔬菜大棚,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脱贫攻坚离不开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而产业发展更需要“量体裁衣”。近年来,靖远县始终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广“五定五有”产业***模式,在贫困村大力发展瓜菜、优质林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收入渠道。

目前,该县共创建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160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2家。2017年,全县共发放***贷款6200万元,引导贫困户新改扩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3000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7个,新发展枸杞、大枣、文冠果等特色林果面积6.4万亩,其中贫困村新增蔬菜、瓜果、中药材分别为12.6万亩、3.6万亩、1.28万亩,带动了1.6万户农民脱贫致富,贫困群众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实现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与此同时,该县紧密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准确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劳务市场等结构性需求导向,不断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以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销售环节及利益联结机制为着力点,在大力推动蔬菜、林果、畜禽等战略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劳务产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提供更多的内生动力。

易地搬迁点亮发展“新希望”

“以前就连做梦都在想能住上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靖远县五合镇白塔移民新村村民陆申福感慨地说。

以前,陆申福家住大湾村窑庄社的山沟里,不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也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2016年,陆申福一家搬进了面积118平方米的新家,家里用水用电方便,出了大门就是文化广场,广场上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广场边生活超市、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等便民配套设施一样不少。陆申福说:“现在,交通畅通了,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方便了,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很惬意。”

靖远县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基础配套、产业跟进”的工作思路,以干旱山区建档立卡户为重点,通过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合理规划安置地点、着力培育富民产业等有效举措,逐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易地搬迁+特色产业”的扶贫搬迁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点亮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新希望。近年来,全县依托刘川、兴电、双永等上水工程,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1个,共搬迁贫困群众3251户、1.45万人。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关键。靖远县结合安置区资源优势、产业传统,根据群众发展意愿,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产业发展计划,形成以东湾镇、平堡镇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区,以靖安乡、五合镇、北滩镇为主的枸杞种植产业区,以高湾镇、乌兰镇烟洞村为主的硒砂瓜种植产业区,以三滩镇、双龙镇为主的林果种植产业区。目前,该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1.8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24.1万亩,硒砂瓜种植面积达20万亩,林果种植面积达16.7万亩。富民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据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靖远县以干旱山区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共确定搬迁对象6449户、251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82户、17857人,计划建成北滩粮窖、东湾大坝、糜滩碾湾坪等集中安置点10个,靖安、东升、永新等镇内就近插花安置点16个,整合各类资金2.92亿元,实施了42个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技能培训铸造致富“金钥匙”

“靠手艺赚钱才是最稳当的,现在我不但每个月有工资收入,下班还能照顾家里,生活越过越好。”糜滩镇大堡子村贫困户杨富花告诉记者,她参加“陇原巧手”技能培训后,熟练地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能,并在离家不远的家政服务公司工作。

和杨富花一样,靖远县北湾镇的王玉霞参加了县妇联举办的“金牌月嫂”培训班后,走上了育婴员的工作岗位。现在,王玉霞在北京从事月嫂工作,收入可观。

近年来,靖远县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结合群众需求意愿,大力实施以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劳动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贫困地区妇女、农民工等为主体的实用技能培训,建立县级产业扶贫培训中心,培育种植大户、养殖能手为重点的致富能人,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贫困乡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帮助贫困家庭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及扶贫导师39名,完成贫困户“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2638人次,开展日光温室及科学种养、挖掘机驾驶、电焊、烹饪、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12项培训335期2.6万人次;有组织输转劳务17.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2亿元,其中输转贫困人口3.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11亿元。

新闻推荐

【百姓说两会】发展休闲农业正当时

本报记者陈泳通讯员宋秉棣张强中3月5日上午,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村民苏生虎在草莓大棚里一边忙活,一边时不时地打开手机看新闻。“全国两会我年年关注,得看看有什么新的惠民利民好政策。务农也得因‘...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