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长城,人人心里应燃起烽火 白银市将开展明长城靖远段本体保护工程
本报讯(记者乔斌)白银市现存明长城墙体大约220公里,但不容忽视的是,每年长城遭到破坏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这其中,既有风雨侵蚀,更有人为破坏甚至故意损毁等。3月7日,记者从靖远县文物管理局获悉,白银市开始对明长城靖远断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将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长城墙体、敌楼的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
被人遗忘的明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习惯说“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指的就是明代长城。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数人们只记住了山海关和嘉峪关段长城的雄伟,却不知在绵延万里的长城沿线,已经有许多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长城遗址,在自然或者人为的侵蚀下,逐渐失去了光彩,呈现出千疮百孔,逐渐消失的景象。
白银市现存明长城墙体大约220公里,自靖远县越黄河进入景泰县。其中,靖远明长城遗址在县境北部,地处双龙乡仁和村以西约2公里的北城滩古城东西山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当地文物部门介绍,靖远境内明长城高2~7米,宽5~6米,山势奇险,易守难攻。烽燧筑于长城南端制高点三层石台阶上,成四棱台形,系石块垒砌,中间填土筑成,有的石块还有火灼的痕迹。
烽燧又称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明代的烽燧,星罗棋布,墩台相望,当出现敌情时,白天在台上燃烟,夜晚明火示意以传递信息,在长城沿线和关城附近均根据需要而修筑,多建于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转处。
记者了解到,靖远境内的烽燧遗址,分布在黄河沿岸,自平堡到永新一带有烽燧数十座。平堡乡有一处地名边墙堡,兴隆大庙村有一处地名叫边墙湾,皆为黄河沿岸的长城烽燧遗址。
可在长城脚下,大量与长城一同经历风雨的自然村落正在逐渐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故土难离的村民逐渐老去,那些承载着历史的长城村落也逐步与长城遗迹融为一体,渐渐被人们遗忘。
长城保护时不我待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段由黄土夯筑而成的长城,在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后,已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
“人为对长城的破坏,则可以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讲起。那个时候长城脚下的老百姓,生活贫穷又没有保护意识,所以就靠长城吃长城。建校舍、盖民宅等,用的都是长城砖石,由此造成了长城的许多段落支离破碎或消失殆尽”。靖远县文物部门负责人说,如今尽管人们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盗挖现象。
为此,靖远文物部门今年着手对明长城靖远段本体保护项目进行编制。据介绍,保护针对长城仁和段、野马涝烽火台、回水湾烽火台、柴幸墩墩屲烽火台进行修缮。修缮中,严格控制工程量,以现状加固为主,不对长城坍塌段落重砌,重点做好存在结构稳定问题的长城和烽火台本体加固。
“长城的修复应着重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最大限度地加固,如果原先散落在野长城周围的城砖在强度上能够适应,那么依然要坚持使用原先的城砖,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姿态。”这位负责人说。
保护长城需要众志成城
记者采访时,有关文物保护专家表示,保护力度不足是困扰当前长城保护工作的主要问题。由于明长城中有不到3%的部分才属于较为坚固的砖石类长城,因此相比其他古建筑文物,土筑明长城更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破坏。因此,明长城段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仅“保”还不够,还要做到及时“护”才行。
“长城的保护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靠文物部门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提高全社会的长城保护意识才行。”靖远县文物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大多数人对长城保护还没有清楚的概念,因此唤起公众参与的热情,让保护长城从一种小众情怀延展为全民行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加强协作,只有这样众志成城,才能更好地保护长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玉清)为进一步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乡村环境,靖远县三滩镇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该镇按照“突出重点,狠抓难点,集中整治,健全机制,强力推进”的工作...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