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千里沃野新图景 甘肃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走笔

甘肃日报 2020-06-04 05:16 大字

张掖建设的连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将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作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的重要目标之一。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甘肃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复工开工。截至5月11日,全省2019年度项目累计完成建设面积158.89万亩,占220万亩总任务的72.2%。2020年度项目中,22个县市区、32.1万亩已开工建设。

近日,记者在张掖、白银、兰州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点了解到,2019年以来,甘肃省全面推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综合治理,大胆探索出一批立足地方实际、行之有效的创新建设模式,通过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张掖:一户一块田 全方位提升耕地地力

河西走廊腹地的张掖,地势平坦,十分适宜土地规模化开发利用。近年来,由于耕地过度开垦,加之水资源紧缺、土地沙化等问题,导致地力减弱,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逐年减少。

“补丁地、巴掌田,大型机械作业难。药乱打、肥乱施,一轮灌水腿跑断。”这句话正是当地农民农事生产的真实写照。

“家里地多,浇水的时候最麻烦。村里每个社的耕地分着2口机井,家家户户排队等,我家16亩地还不都在一处,东一块、西一块,全浇完水至少得一个星期。”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草湖村村民王永祥谈起了曾经种地的窘境,“种的玉米、麦子挣不了多少钱,勉强糊口,但又舍不得撂荒去,人就被‘拴’到地上了。”

去年,张掖紧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临泽县、甘州区率先推行“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借助“一户一块田”模式进行整合分配,有效破解了耕地碎片化、耕作不便、耕地边界过多等问题。目前,张掖市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7%。耕种条件大幅度提升,“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

张掖在不新打一口井、不新增用水总量、不改变地表结构的前提下,全市86%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系统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全市共发展膜下滴灌技术52万亩。

曾经的“望天田”变成了“高产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王永祥从土地上看到了新希望:“现在地里都铺了滴灌设备,不仅节水,肥料营养还不流失。我已经把家里部分耕地流转给一家种植蔬菜的企业了,每亩每年有600元的流转费。我也种了几亩西蓝花,收入比以前翻几番呢。”王永祥说。

景泰:一企一基地 撂荒旱地变良田沃野

初夏,走进景泰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寺滩乡建设项目点,眼前尽是平坦辽阔的良田,一片绿意盎然。

干旱地区撂荒和缺水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景泰县农业发展。为了破题缺水困局,景泰县按照“引水改田、引企整地、引技增效”的思路,借势引大、景电两大国家水利工程,积极争取用水指标,先后实施了寺滩引水、正路引提灌、黄崖坝上水、永泰川灌溉引水等四大“旱变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干旱山区“有地缺水”的问题。

同时,景泰县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切入点,借助“三变”改革,探索出“先流转后整理、企业提前介入、突破条田限制、只到册不到户”的“景泰三变”模式,由村集体整合农户土地统一流转给龙头企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龙头企业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建设,统一配套建设灌溉管网、林带、道路等设施,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步到位,最终实现“一企一基地”。

目前,景泰县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已建成6万亩甘草种植基地,繁育养殖优质甘草滩羊1.2万只;引进新疆润丰建成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10万亩。引进河南牧原实施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引进正大集团实施18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我们村将1.6万亩土地整合后,流转给了新疆的一家企业用于种植食用向日葵。其中,村集体土地4600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6万元。”寺滩乡三好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民说道,“村里人现在还在基地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

2019年,景泰县探索建立的“旱砂地变产业基地、农民变产业工人、收入单一变多元增收”的发展模式,累计带动农户2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兰州新区:一园一产业 树立现代农业新标杆

记者近日来到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点,眼前田块平整、道路笔直、沟渠畅通,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引领下,兰州新区正闯出一条由传统农业迈向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农业改革新路,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创经验、树标杆、做示范。

兰州新区60%以上土地为风沙沉积形成的垅丘缓坡,土质干松、涵水保墒差、水土流失严重。去年以来,兰州新区聚焦国家赋予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大使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新区现有的31万亩农用地全域统筹规划,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设施化发展。

据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兰州新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段家川、赖家坡、大斜沟、平岘沟4个“种养加、产供销、康养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生态种养循环园。目前,36万平方米设施、设备、技术领先的智能温室高端花卉基地初步建成。引进新希望200万头、天兆60万头、正农10万头等生猪种养加生态循环项目已开工建设。中天羊业一期5万只湖羊繁育、15万只肉羊育肥项目建设完成。饲草种植、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养殖、屠宰冷链、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循环农业有望三年内成为百亿产业。

近两年的实践探索,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步实现了“五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中型灌区建设相结合,改写了传统灌溉农业的历史,推动传统灌溉农业向现代节水农业转变;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大型现代龙头企业相结合,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复耕复垦相结合,有效解决粮食自给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吸纳农村劳动力相结合,有效解决因疫情影响不能出门务工的问题。

通过这“五项结合”,有效破解甘肃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景泰检察院加强服刑人员养老金监督

本报讯(记者张萍)为进一步规范服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和领取工作,防止国家养老金流失,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近日,景泰县人...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