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电灌区“旧貌”换“新颜”

白银日报 2018-11-01 10:37 大字
郝姝

被誉为“中华之最”的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让景泰“旧貌”变“新颜”,使昔日荒凉的戈壁荒原变成了绿树成荫、粮丰林茂、瓜果飘香的米粮川。

40多年前,位于黄河以北,腾格里沙漠以南的景泰、古浪两县的茫茫戈壁荒漠,干旱少雨,荒旱连年,百姓一贫如洗。“风沙不断头,拉羊皮不沾草,十种九不收”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老百姓过着“背粮去银川,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滔滔的黄河水从低处往东流,而当地的老百姓却利用不上,需水、盼水、求水成为地方政府和群众最迫切的心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闻名遐迩并被称为“中华之最”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彻底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

曾于1969年获得毛主席亲笔题词嘉奖“面向群众”的好干部李培福,在花甲之年踏上景泰川,规划实施景电工程,提出“两年上水、三年收益、五年建成”的奋斗目标,住着地窝子,拄着拐棍,走遍了景泰川,5000多人组成的景泰民工团和1300名农垦战士开进施工。他们采取边规划、边建设、边收益;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筹资金、自造设备的“三边四自”方针,苦干硬干,终于实现了预期目标,圆了“黄河水富景泰”的梦想,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使滔滔的黄河水通过泵站,经过管道,跨过渡槽,爬过山冈,穿过隧洞,流进了千年的荒滩——景泰川,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景泰县的救命工程。

今年六十多岁的张明学,是景泰县草窝滩镇红跃村党支部书记,景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时,他还是一名学生。张明学说:“1974年国庆节,黄河水被提上了草窝滩,学校组织学生们从五佛一直走到六泵站看这个水,老百姓都高兴得很,都用桶子舀着喝。年岁大的老汉热泪盈眶,都说黄河水提上来了,温饱问题就解决了,再也不用到武威、银川换粮食吃了。他们对李培福有着深深的感情,可以说,没有李培福,就没有景电一期工程,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景电一期工程上水以后,景泰县草窝滩镇大力开发农田建设,当年的荒草滩变成了万亩耕地。2018年,张明学也开发农田20亩,种了10亩枸杞、7亩玉米、3亩油葵,效益相当不错,除去成本,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

如今的草窝滩镇,着力打造“丝路杞园·渔农小镇”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建成3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和万亩盐碱地治理现代渔业示范区,并不断延伸农产品深加工、农家乐、水上乐园等产业链条。今天的景泰川,黄河水浇灌出的百万余亩土地生机勃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惠及40多万灌区群众,使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1984年开工建设的景电二期工程,是改革开放后利用十年时间于1994年完工的。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前后共花了五、六年时间,景电又给民勤送水几千个流量,每年送水一亿多立方米。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甘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被誉为荒漠上的“红旗渠”,已由建设初期造福灌区群众的救命工程、翻身工程、脱贫工程发展成为灌区40多万群众的致富工程、小康工程,是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景电一、二期工程,不仅用甘甜的黄河水润泽了贫困落后的景泰、古浪两县的83万亩戈壁荒滩,而且还给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民勤县调去了水,送去了绿色。

截至2017年底,工程累计提水13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10万亩,生产粮食92.1亿公斤,经济作物38.6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8.1亿元。

景电工程的成就是巨大的。在物质层面,干支斗渠2500多公里的水利工程解决了灌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精神层面上,景电工程孕育形成了景电精神。40多年来,景电工程从规划、建设、建成到运行,始终贯穿着依靠科技、敢为人先、艰苦创业、造福于民的精神,并在实践中继续传承、创新、丰富与发展。

新闻推荐

景泰黄河石林冬季免门票开放

(记者王万盈)记者29日从白银市景泰县旅游部门获悉,国家AAAA级景区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将推出冬春季旅游优惠政策,即从今年11月...

景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景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