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现场会景泰召开

甘肃经济日报 2018-09-05 02:50 大字

本报景泰讯(记者王云祥)9月4日,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牧厅、白银市政府主办的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典型模式现场会在景泰县召开。来自农业农村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相关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会议。

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境内有号称“中华之最”的景电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两处,灌溉着全县90%的水浇地。但因长期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及干旱少雨,造成该县土地盐碱化严重,全县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近年来,景泰县提出“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思路,大力实施治碱排水工程,有效遏制了盐碱扩大趋势。通过流转盐碱地、就近务工、入股分红等途径辐射带动贫困户1600余户,户均增收2400元以上,累计带动盐碱区2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建成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南美白对虾集成养殖、盐碱水流水养殖等6种不同模式的养殖基地19处,投资企业28家,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万亩。通过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既实现了“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也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盐碱水鱼虾养殖的空白。

新闻推荐

为了乡村更美丽——景泰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综述特约通讯员曾振强

去年以来,景泰县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