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筏子客”
从兰州到景泰县,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黄天厚土沟壑纵横的景象一路陪伴,一道又一道山梁一弯又一弯沟壑,粗犷雄浑的黄土高原在我眼前呈现的是另一种浩然的生机,并没有那种“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萧瑟苍茫感。
码头边巨大的石雕上刻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可是在这里,没有那种天上黄河的感觉,因为没有落差,河水幽静地向前涌动,不见汹涌的波涛。此时,让我好奇的不是这平静的黄河,而是那一个个浮在水边的羊皮筏子。羊皮筏子是青海、甘肃、宁夏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俗称“排子”。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项古老的文明不知哪天起就突然销声匿迹了。近年来,西北地区为了开发旅游,羊皮筏子居然又重新回到了黄河上,成了一项热门的旅游项目。
翻开《后汉书》,里面就有“缝革囊为船”的记载,在《水经注校证》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叶榆水篇》一章里有“乘革船南下”的记述,白居易在《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中吟诵到的“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巂州道路遥”。这所言之“革船”、“皮船”,即是羊皮筏子。可见,羊皮筏子作为水上交通工具,古已有之。据有关资料表明,古代人“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就是羊皮筏子。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现在,浮在水边的十几个或几十个气鼓鼓的山羊皮组成的筏子,便是由牛或羊完整皮张制成的“浑脱”。
在码头边拍照休整之际,我与一位准备划动羊皮筏子的“艄公”(当地人叫“筏子客”)寒暄起来。我问,这个羊皮筏子是怎样制作而成的?谁知,他像唱起了船工号子一样,给我用浓浓的西北方言吟唱了一首打油诗,“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刷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唱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师傅,能不能用我能听得懂的普通话解释一下。”
这位“筏子客”耐心地向我讲述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他的方言我一边听,一边揣摩着,心想,这不是和庖丁解牛同出一辙的高超技术吗?我说,“你们真行,还会‘庖丁解羊\’的宰剥手艺。”“你说啥?你说啥?”他似懂非懂地追问着我。我笑了笑,“时间到了,我要过河了。回头再聊,谢谢你。”我们互相挥了挥手。
“‘筏子客\’来了。”一位自称是“兰州通”的同行者指着一位扛着羊皮筏子走过来的师傅说。只见几个人扛着筏子走到河边码头,将一个个羊皮筏子朝下放进水中,招呼我们上来。上了羊皮筏子后,有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脚下四周是水,皮筏子浸入水中,露出的柳条与充气膨胀的羊皮胎给人一种不太牢靠的恍惚,一踏上去,我就听到木条被我踹得“咯吱咯吱”响。我感觉筏子又小又轻,吃水很浅,这么小的筏子安全吗?皮筏子划动起来,谁知它却相当稳妥安全,尽管不时发出咯吱的声响,但是没有丝毫的惊险。这时候,我开始打量起这个羊皮筏子来。这些圆滚滚的羊皮呈透明的黄褐色,头尾和四肢扎得紧紧的,横竖捆绑的柳条成一个方形的木框,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人坐在木条上。我数了一下,我坐的筏子是用十三只羊皮胎排列的,中间五只,前后各四只。
身边那位“兰州通”,滔滔不绝向众人说起了这个黄河上的怪物。“千百年来,黄河儿女就钻进充气的牛羊皮胎里浮泅过河,那时的羊皮筏子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经差不多了。这些划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称为‘筏子客\’,他们都是有多年经验的高手。过去做‘筏子客\’是非常危险的活计,是在风口浪尖上谋生,他们出门前不能说出‘破了、沉没、碰撞、断了\’等不吉利的话,首次出行还要挂红、放炮、焚香、祭奠河神。他们只许乘客称呼‘掌柜的\’或‘把式\’,不许称呼‘筏子客\’。路过一些事故多发地点时,禁止乘客询问地名,漂流途中每见河神庙或龙王庙,都要停下来进庙烧香磕头,祈求一路平安……”
筏子一路前行,低头就能看见黄河水从羊皮胎的空当中悠悠穿过,弯腰垂手就能撩到河水,筏子随着水波晃晃悠悠,依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在想,自古以来,这一只只羊皮筏子仿佛就是一枚枚移动的纽结盘扣,镶嵌在犹如两块衣襟之间的黄河上,使得南北两岸、城里乡间、塬上河川融合成一体。历史上的羊皮筏子是黄河儿女生活、交通苦难经历的记忆,如今这何尝不是一种特有的黄河文化,理应被传承下来。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岸边和水中的“把式们”对唱了起来,头顶上的云朵被他们嚎得妖娆妩媚,河面上水流汩汩,羊皮筏子咯吱咯吱,缓缓向前。
□童地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通讯员张海迪)2018年6月10日,由景泰县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第3次公益诉讼获白银区人民法院支持,督促景...
景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景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